青海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第三节 推动区域协同创新
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的区域创新体系和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体系,支持城市群地区在科技金融合作、科技成果转化、高端人才引进、科研院所改革等方面先行先试。加快西宁创新型城市建设,统筹创新型县(市)建设,认定一批省级创新驱动试点县(区),强化科技与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有效对接,探索县域创新驱动发展的先进经验与模式。健全区域创新联动机制,加强省市(州)县会商,持续开展省级重大科技专项基层科研单位承担试点,协同推动重大科技任务落实。
第十五章 增强创新基础能力
第一节 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完善财政支持政策,加大群众性技术创新力度,支持企业承担重大科研任务,鼓励企业参与国家、行业等技术标准制定。推行基于项目绩效的科技投入资金后补助制度,支持对重大创新产品、服务和核心关键技术首购订购。全面落实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和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等优惠政策。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券制度,扩大面向科技企业和创新创业团队的创新券发放规模,鼓励向高校、科研机构和创新载体购买技术创新服务。推行企业研发准备金制度。健全科技奖励政策,建立以前瞻性研究成果产出和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为导向的激励机制。到2025年,企业R&D经费支出占全社会R&D经费支出比重达到70%。
第二节 布局建设重大科技创新载体
聚焦基础研究和产业应用战略需求,加强以国家重点实验室为引领的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布局,增强重点领域开展突破性和基础性研究的能力。优化整合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布局合理的科技创新平台发展体系。争取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大科学装置落户。支持在盐湖资源综合利用、先进储能技术等重点领域打造一批国家级创新平台,“十四五”时期新增国家级创新平台5个。加强基础性公益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新建科学数据中心、生物种质和实验材料资源库(馆)等共享服务平台。健全科研设施与仪器开放共享管理机制,推动更多科技基础设施、科学数据和仪器设备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