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深入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建立多层次分渠道的人才培养体系,完善创新型科研人才发现、培养、激励机制。健全完善人才工作体系,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推行以科学与工程技术研究为主导、产学研用结合的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健全“人才+项目”柔性引才用才机制,制定更加开放有效的人才引进政策,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实施急需紧缺人才集聚工程,持续开展“校园引才”活动。支持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引进重点领域创新型人才和创业团队。优化整合各层各类人才项目,更好实施“昆仑英才”行动计划,推动人才工程与各类科技计划和基地建设紧密衔接。用好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平台,对接支援方选派高端人才来青开展团队式服务,探索建立“双招双引”模式,构建“科技在内、人才可以在外”的人才工作新机制。加强中青年和后备科技人才培养,推进博士点和博士后工作站、流动站及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探索建立重点领域人才举荐制。健全人才关爱机制,解决医疗保障、住房安置、子女入学等实际问题,营造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的良好环境。
第二节 打造技术技能人才队伍
优化留住人才的政策和制度环境,健全人才政策落实督导协调机制,制定医疗、教育等重点领域人才流失研判分析和及早干预化解制度,增强人才“粘性”。加强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培育,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实施知识更新工程和技能提升行动,完善技能培养、竞赛选拔、表彰奖励等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壮大高水平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队伍。申建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建立高技能人才职业技能认定制度,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才机制,培养更多青海高原工匠。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拓展各类人才职业发展空间。加强社会治理人才队伍建设,推进网格员、人民调解员等与专业社会工作人才融合发展。到2025年,社会工作者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