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海北藏族自治州人大常委会原主任廉福章
对廉福章来说,7年多的煤矿生涯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他对煤矿有种特殊的亲切感。
在廉福章担任海北州人大常委会主任时,海北州一个煤矿发生透水事故,廉福章不顾家人和同事的劝阻,第一时间赶到事故现场,两天两夜没有合眼。
这可是58岁的老人啊!
“这是政府分管领导的事情,你快退休了,还凑什么热闹去呀。”人们都在这样劝他。
可廉福章不乐意。
他说:“领导身体力行是关键,关键时刻,干部在不在场效果大不一样,不能只吹响冲锋号。”
是的,共产党员要冲锋在前,尤其在灾难面前。
也就是那一年,一场无情的冰雹袭击门源县万亩粮田。廉福章惊闻后,带着人大调研组的人急忙赶赴灾区。
他每到一处,详细询问农民的损失情况,并一一记在笔记本里。
“冰雹把我们的口粮都打完了,这可咋办哪?”
面对欲哭无泪的百姓,廉福章大声说,“大家不要害怕,即便老天爷不让大家吃饭,共产党也一定会给大家饭吃的。”
稳定了人心的他,却转过身悄悄抹眼泪。
走访农户的时候,他看到有几户人家家里还没有通上电,特意记在了本子上,回来后第一时间就办了这个事。
从灾区现场回来后,在给州委州政府主要领导汇报时,廉福章提出,救灾先救心,只要党和政府和受灾群众一条心,往后的工作没有什么解决不了的。
“廉老是我们的主心骨,只要他在,我们遇到什么困难都不怕。”海北州人大常委会办公室调研员白政章感叹。
退休之后,廉福章任海北州干休所党支部书记。
有的退休老干部们的思想波动特别大,要么在炫耀自己过去的辉煌,要么哭诉自己如今的待遇。廉福章听到后主动找他谈话,几番交心后,那些怨气也都没有了。
只有退休的干部,没有退休的党员。
2012年5月,海北州西宁干休所拆迁的消息打破了离退休老同志们的平静生活,老干部们都担心拆迁后无处可去。这个时候,已不担任总支书记的廉福章给大家宽心,他说:“干休所不能乱,老干部不能散。”
“就是这短短12个字,既把老干部们的心稳定了下来,也为干休所工作人员开展工作指明了路。廉老很有威望,遇个事,他说几句话,大家都听都服气。”海北州干休所工作人员回忆说。
进入2014年,廉福章的病情恶化,身体每况愈下病情,但他还依然保持着读书、看报、看电视新闻等。
一次在和老同事刘启甲聊天时,他还提议退休的老同志常看看《人民日报》,不忘关心国事、不断提高理论修养和党性原则。廉福章,80多岁了还时刻关注着党和国家的事业。
……
穿越岁月,我们一起追寻。
“廉福章这样的领导干部,不是一个人。那时候,老一代的党员干部都是这么干工作的。”采访中,我们不止一次听到类似的话。
是的,廉福章是一个典型,但他不是一个个体。曾经廉福章是一个群体,而今廉福章依然是我们事业的主体。同时在当下、在未来,“用权以廉、持身以正,廉福章身上的这种宝贵品质,正是各级干部不可缺失的精神钙质。”众人感叹,多一点对廉福章的了解,就多一些“今天太需要廉福章式干部”、“实现中国梦太需要弘扬廉福章精神品质”的感悟。
与其说这是一次追寻,不如说是一次荡涤心灵的精神洗礼。这是一次没有句号的采访,这也将是一篇没有句号的报道。
生命有限,年轮可数,而光芒闪烁的精神信仰却会无限传承、感染和激励。
“把我的骨灰撒到浩门河。”直击人心的话语,富含对近乎奋斗一辈子的海北草原深深眷恋,廉福章的生命河流纯粹甘洌,他那坚定的共产党人信念,没有被人生的起伏坎坷冲蚀无踪。
走过廉福章曾经生活工作的一个个地方,追寻中的记忆并无显赫事迹,但只字片段满是敬意、满是赞誉、满是美好的追思。人活一世,匆匆往往,有什么比赢得老百姓的口碑和夸奖更贵重?有什么比为人传颂、为人楷模、为人学习、为人力量更有价值!
一滴纯净的水,一株顽强的草,一缕清澈的风,落地润土,芳泽后代,德馨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