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劳动精神 书写奋斗篇章
编者按:
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五一劳动节来临之际,本报记者采访了几位来自基层的劳动者,积极营造全社会尊敬劳动模范、弘扬劳模精神的氛围,让诚实劳动、勤勉工作蔚然成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的征程在我们脚下展开,更需要弘扬劳动的精神价值、唱响劳动的时代赞歌,以拼搏赓续传统、以奋斗开创明天。让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铭记总书记提出的“始终发扬伟大奋斗精神,创造人民更加美好生活”的教诲,为新青海建设书写更加出彩的奋斗篇章。
把脉风云变幻的“ 铁娘子”
去年8 月,在中央文明办举办的“中国好人榜”发布仪式中,黄南藏族自治州泽库县气象局测报员王晓青受到表彰,成为我省气象部门的楷模。泽库县地处青海省东南部,高寒缺氧,平均海拔3700米,是三江源自然保护核心区。
王晓青说,泽库县气象站属于国家一类艰苦站,海拔高、气候恶劣。刚参加工作时,职工们住的是土坯房,烧的是牛粪蛋,工资只有几十元,可即便这样,她还是深爱着自己选择的工作。
“十年前,职工吃菜都要盼着运输车从300多公里外的西宁、临夏等地拉来,等拉到泽库,很多菜都已经不新鲜了,干脆,我就动员大家利用业余时间在玻璃温室内种上了大棚蔬菜,连当地牧民都夸我是个‘铁娘子’,我听了挺骄傲的,这就是我们气象人的精神!”现年50多岁的王晓青,虽已头发花白,但精气神儿却很足。
据泽库县气象局局长唐仲峰介绍,多年来,王晓青在完成地面测报工作的同时,担任测报组长,兼职牧气、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编发气象报告和记录处理,发报基数达到数万计,从未发生任何责任性事故和重大差错, 出色地完成了各项业务指标。
唐仲峰说,这几年,单位也陆续新分配来几位大学生,工作经验少,王晓青积极发挥老观测员业务熟练的优势组织业务培训,通过“传、帮、带”很快使他们具备了独立值班的能力,如今,这些大学生都能独当一面。
“王老师经常教育我们说,气象人就是怀揣人间冷暖、把脉风云变幻,所以要不断学习业务知识。为了营造学习氛围,她还为自己和全站职工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在她的影响下,目前我们已经建立了每周学习制度。”刚入职的大学生王银萍说起自己的师傅,更多的是敬佩。
王晓青说,随着气象事业现代化建设步伐加快,基层台站一批先进设备和观测系统相继投入使用,作为专业性较强的业务单位,如果不学习,就无法掌握观测设备的性能和使用方法。
“雪灾导致牧民群众家的牛羊成群死亡的事历历在目,如果我们能提升预测准确率,就能让群众减少损失。干这一行,就得活到老学到老。”
“我对这片草原有感情,因为父母亲就在这里工作了一辈子。如今,他们退休回了山东老家,我不能经常去看望他们,觉得有些愧疚。丈夫说,你当着多大个官,常年如此奉献,好像缺了你气象站就不转了!我笑着回应他,我的官是管‘天’的官,有比这更大的官吗?”
眼观雨季变化,耳听雷鸣轰声。爬上观测箱对温度、气压、湿度、风向进行观测与记录,蹲在地表温度计上进行观测……这就是气象测报员日复一日的工作写照。也许对他们来说,这份工作意味着枯燥乏味、满目荒凉,虽然发出去的预报只有寥寥数语,可是背后付出的心血只有自己心里明白。
据了解,王晓青已在泽库气象局工作了37年之久。一直以来,她经常主动放弃休假时间,加班加点地工作,甚至一连21年都没回山东老家过年,在面对家庭和工作难以两全的时候,她总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工作。
斗转星移,光阴荏苒。多年来,王晓青送走了一批又一批比她早来或晚到的同事,用她的话说,自己是泽库气象局的“老房东”,同事们评价她是泽库气象事业发展史的见证人和活档案。2011年、 2014年,王晓青被中国气象局授予全国气象部门“质量优秀测报员”称号,同时,连续5 年被黄南州气象局评为全州气象部门先进个人。
“目前气象服务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天气预报已存在于人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人工影响天气、天气预报 准确 率、服务 能力 都有 很大 提高。虽然快退休了,但是如果身体条件允许,我还想多干几年!”王晓青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