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青海网络广播电视台!

【牢记嘱托 奋发有为·实干】青海:持续做好“生态+文化+旅游”文章

来源:青海新闻联播作者:任增吉 孔维东编辑:王荟发布时间:2025-03-17 查看数0

近年来,青海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持续做好“生态+文化+旅游”文章,生态旅游逐步成为现代服务业的龙头,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乡村小院里的别样乡情、农家餐桌上的特色美食、远离喧闹的好山好水,正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心之所向。在距离西宁市40公里的海东市互助县油嘴湾生态文化景区,这里将田园自然风光与乡土文化紧密结合,打造了八大区域、十余种业态,成功吸引了大量游客,成为青海乡村旅游的一张亮丽名片。

海东市互助县油嘴湾生态文化景区总经理 陶延金:打造了敞开式乡村旅游景区,特色精品民宿及灵净小院建设运营,设计新建了景区文化墙,高标准改装了景区餐饮核心区,五大作坊配套设施,对公共卫生间、景区道路、停车场、标识牌等进行升级完善,景区服务能力、服务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同时,油嘴湾景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深入挖掘文化资源,精心研发特色文旅产品,全力打造“油嘴湾之夜”主题文化旅游新模式。为游客带来独特而丰富的夜间体验。据统计,夜间接待游客累计20余万人次,综合收益近300万元,成为乡村旅游“夜经济”典范。

海东市互助县油嘴湾生态文化景区总经理 陶延金:未来,我们要更加深入挖掘青海独具特色的生态文化内涵,结合当地的民俗风情、历史文化等元素,以旅游为载体,文化为内涵,开发更多具有独特性和创新性的旅游产品和项目,打造丰富多彩的沉浸式微演艺,积极发展夜经济,打造一批富有带动性、辐射性和示范性的旅游消费集聚区。

生态旅游是青海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重要实践之一。近年来,青海湖景区按照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一芯一环多带”的发展战略,积极探索出生态旅游和保护生态环境关系的最佳路径,通过不断完善提升环湖沿线基础服务设施,丰富产品业态、提升服务质量,开发高原康养、生态研学、自然教育等生态旅游线路和产品,进一步提升生态旅游的品质和内涵。

青海湖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沈斌:景区全面升级了景区、旅游、公路、生态停车场、旅游厕所、医疗服务站、景区智慧服务平台,船舶车辆。创新营销宣传方式,青海湖观湖国际大酒店投入使用等一系列人性化个性化的举措,让游客出行体验越来越好。在文旅融合方面新增了中国鱼雷发射实验基地纪念馆,青藏高原野生动植物科普馆,还有青海非遗产品的展示馆,形成了生态旅游、自然研学、红色文化和生态民俗的旅游模式。

与此同时,青海湖景区游客接待量已经连续两年突破300万人次。这一成绩的背后,是生态资源释放的巨大潜力。如今,青海湖正以严格的生态保护为基础,全面推进绿色转型,在生态保护、绿色发展、基础设施升级和民生改善等多个领域齐头并进。真正实现了“颜值”与“价值”的双提升。

青海湖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沈斌:下一步青海湖旅游发展集团作为青海湖国家公园生态保护的主力军和青海生态旅游发展的排头兵,将坚定信心,实干争先,创造新业绩,书写新篇章,让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青海湖示范区建设底色更绿,质量更高。

在青海,生态是幸福的底色,也是文化旅游发展的底气。作为中国重要的生态屏障,青海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聚焦聚力生态旅游发展,加快构建“一芯一环多带”生态旅游发展新格局,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建设提速提效,文旅品牌越来越响。青海的生态、自然、人文之美受到越来越多的游客关注,2024年,全省累计接待游客5378.3万人次、旅游总收入516.59亿元,均同比增长20%以上。

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二级巡视员 马金刚:下一步,我厅将围绕“一芯一环多带”生态旅游发展新格局,坚持生态保护第一,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地域特色文化、民族民俗文化,提升生态旅游产品文化内涵,创新开发层次丰富的生态旅游产品。推出一批面向不同客源市场、不同游客群体的旅游精品线路,完善旅游环线布局,持续打造青甘、青藏、青川及青新旅游大环线。提升目的地各类品牌资源,变生态旅游产业优势为品牌优势,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