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青海湖|青海湖国际诗歌广场
在青藏高原的碧水蓝天之间,有一片被诗歌点亮的圣地——青海湖诗歌广场。这里不仅是自然与人文的交响,更是世界诗歌的殿堂,在这里以诗为媒,连接东西方文明,书写着人类共同的精神家园。
2007年8月,为打造青海省文化旅游品牌,提升青海省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依托青海湖壮美的自然风光和悠久的历史民俗,青海省政府决定创办首届“青海湖国际诗歌节”,传递“敬畏自然,尊重生命,追求自由,让诗歌重返人类生活”主题。迄今已成功举办多届,累计有近160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余名诗人参加,诞生了庄严的“青海湖诗歌宣言”、落成了世界海拔最高的“青海湖诗歌广场”。目前,“青海湖国际诗歌节”被誉为世界七大诗歌节之一,也成为全世界范围内最有影响力的国际诗歌节之一。
首届青海湖国际诗歌节成功举办后,为进一步提升活动品牌,形成整体宣传效应,于2009年和2012年先后建设了诗歌纪念墙和诗歌广场,诗歌纪念墙上的影雕作品包括中国唐代李白,苏轼,白居易,杜甫及近代著名诗人艾青,郭沫若和藏族著名诗人六世达赖仓央嘉措以及莎士比亚,托尔斯泰等29个古今世界文豪和著名诗人的影雕头像。青海湖诗歌墙体现了“把敬畏还给自然,把自由还给生命,把尊严还给文明,把爱与美还给世界,让诗歌重返人类生活”的诗歌精神。
诗歌广场还耸立着24座世界上最著名的史诗雕塑作品(2009年设立12座,2012年扩建12座),其中包括6座中国藏族史诗《格萨尔传》、蒙古族史诗《江格尔》、柯尔克孜尔民族史诗《玛纳斯》、苗族史诗《苗族古歌》、傣族史诗《相勐》以及彝族史诗《勒俄》位列其中,其余包括荷马史诗的《伊利亚特》、古巴比伦史诗《吉尔伽美什》、古印度史诗《罗摩衍那》等世界文学中的著名史诗雕塑作品,雕塑每个基座上雕刻有史诗名称和节选于史诗中的优美诗行,让游客流连于如画如梦的青海湖时,更能感受到诗歌节传播世界经典文化中的交流交融作用。
青海湖诗歌广场为诗意的青海湖做了更多注解,也承载着展现世界经典诗歌文化的使命桥梁,有助于人们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和文学传统,推动国际间的文化交流共融。也为当前青海省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挖掘展现国际文化元素,奠定了前期基础。
24座史诗雕塑掠影
中国藏族史诗《格萨尔王》
中国藏族诗史《格萨尔王传》,全书共有120多部,100多万诗行,2000多万字,是世界上最长的一部史诗。融汇了藏族历史传说、神话、故事、歌谣、谚语等等。雕塑表现了英雄格萨尔手持长矛、盾牌,欲上马出征,除暴安良的英雄气概。
蒙古族史诗《江格尔》
中国蒙古族英雄史诗《江格尔》,讲述了新疆蒙古族卫拉特部英雄江格尔的传奇故事和优秀品质以及充满生活气息的草原景象。雕塑塑造的是江格尔大义凛然、英勇无畏的光辉形象。
柯尔克孜尔民族史诗《玛纳斯》
《玛纳斯》柯尔克孜族的英雄史诗讲述了10世纪柯尔克孜族人民抵御入侵,争取自由幸福的故事。雕塑描绘了英雄玛纳斯骑着战马率领士卒勇敢征战的场景。
苗族史诗《苗族古歌》
《苗族古歌》苗族民间口传文学作品阐述了万物有灵、众生平等、和谐发展的哲学思想。雕塑表现了苗族歌手在芦笙伴奏下吟唱古歌的情景。
傣族史诗《相勐》
《相勐》傣族英雄史诗以歌颂英雄为主线,反映了傣族的历史进程。雕塑取自相勐手持长剑,从魔鬼手中救出勐荷傣公主的故事,颂扬了除恶扬善的英雄主义和忠贞不渝的爱情。
彝族史诗《勒俄》
中国彝族世代流传于大小凉山地区的大型创世史诗《勒俄》,古朴而辉煌,再现了远古彝族人的英雄业绩。雕塑塑造了史诗的传承人,说明了史诗在彝族人心目中的神圣地位。
古巴比伦著名史诗《吉尔伽美什》
古巴比伦著名史诗《吉尔伽美什》,是目前已知世界最古老的英雄史诗,讲述了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地区苏美尔王朝的英雄吉尔伽美什一生的传奇故事。雕塑作品以古巴比伦代表性雕塑为原形,表现出古代人民对英雄从恐惧到崇拜,最后到信仰的强烈感情。
古希腊诗史《伊利亚特》
古希腊诗史《伊利亚特》,全诗共15693行,分为24卷,赞美古代英雄的刚强威武、机智勇敢,讴歌他们在同异族战斗中所建立的丰功伟绩和英雄主义、集体主义精神。雕塑表现了作者古希腊盲诗人荷马的形象。
古印度史诗《罗摩衍那》
古印度梵语长篇叙事诗《罗摩衍那》,以阿陀城王子罗摩与妻子悉多悲欢离合的故事为主线,反映了列国时代错综复杂的斗争。雕塑表现的是神猴哈奴曼解救出罗摩王妃悉多,与她告别的动人情景。
非洲古马里史诗《松迪亚塔》
《松迪亚塔》非洲长篇英雄史诗,歌颂了西非马里帝国“国父”松迪亚塔率众击退入侵之敌,创建马里国家的业绩。雕塑表现的是松迪亚塔高举长矛、盾牌抗敌的英勇形象。
芬兰民族史诗《卡勒瓦拉》
《卡勒瓦拉》芬兰民族文化的结晶艺术再现了一百多年前,芬兰人民所经历的各个时代,洋溢着劳动的光荣、美丽和欢乐。雕塑塑造了收集、编纂这部史诗的芬兰学者埃利亚斯·伦洛特美好、端庄的形象。
阿根廷史诗《马丁·菲耶罗》
阿根廷史诗《马丁·菲耶罗》,揭露了政府官员欺压老百姓,以及行贿、受贿和偷盗行径,还鲜明地表示了反对崇拜欧洲,反对只看见欧洲文明,不重视民族文学的错误倾向,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民族精神。
亚美尼亚史诗《萨逊的大卫》
亚美尼亚人的英雄史诗《萨逊的大卫》,以英勇善战的大卫为中心,讲述了亚美尼亚人抗击外敌入侵以及建设城堡的事迹。雕塑表现的是英雄大卫强健敏捷、斗志昂扬的力量之美。
格鲁吉亚史诗《虎皮武士》
格鲁吉亚史诗《虎皮武士》,是12世纪80年代至13世纪初问世的著名长篇史诗,通过塑造人民心中的英雄形象,歌颂了真诚的友谊和纯洁的爱情。雕塑表现的是气宇轩昂的虎皮武士塔里埃尔与猛虎搏斗的惊险场面。
日尔曼史诗《尼伯龙人之歌》
描绘十三世纪日耳曼人社会生活及宫廷骑士的史诗《尼伯龙人之歌》,体现了日耳曼民族独有的品质,展示了一种全新的人道主义骑士理想。雕塑表现了英雄齐格佛里德杀死猛兽,为民除害的情节。
波斯民族史诗《列王纪》
波斯民族史诗《列王纪》,是波斯诗人非尔多西最重要的作品。雕塑表现了诗人菲尔多西坐在波斯王朝的废墟柱头之上想像波斯帝国之盛衰,凝神静思的形象。
俄罗斯史诗《伊戈尔出征记》
俄罗斯古代英雄史诗《伊戈尔出征记》,成书于1185-1187年,讲述公元1185年,伊戈尔率兵赴顿河两岸出击彼洛维茨军,获胜后夜间遭到偷袭,全军崩溃,率残部逃离囚禁地回归祖国。雕塑是伊戈尔参谒堂兄斯维亚特斯拉夫三世请罪,大公赦免他的罪责,使他荣归故里的情景。
菲律宾史诗《呼德呼德》
菲律宾民族的口头叙事诗《呼德呼德》,讲述了菲律宾伊富高民族的英雄业绩,作为东南亚唯一代表首次被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雕塑表现的是一位吟唱史诗的菲律宾女性。
冰岛诗史《埃及尔的萨迦》
冰岛诗史《埃及尔的萨迦》记载的是民间神话传说中诸神之父奥丁,携众神在北欧这块土地上创造世界、制定四季运行,并赐予人类生命和灵魂的故事。雕塑塑造的是坐于黄金宝座上的奥丁神圣的形象。
刚果伊昂加人史诗《姆温都》
中非史诗的代表作之一《姆温都》,描写了姆温都从一个骄傲自负的战士成为一个贤明慷慨的统治者的历程,反映了当时中非的历史及社会、环境。雕塑采用非洲的艺术特色和民族风格。
法兰西史诗《罗兰之歌》
法兰西英雄诗史《罗兰之歌》,全诗分为291节,长4002行。叙述查理大帝出兵西班牙,征讨阿拉伯人的故事。雕塑表现了故事中的征战情节。
古罗马史诗《埃涅阿斯纪》
古罗马帝国极富悲剧色彩的史诗《埃涅阿斯纪》,出自古罗马诗人维吉尔的个人创作,描写了埃涅阿斯作为领袖,为完成建国伟业,克制自己感情,服从使命的故事。雕塑表现了埃涅阿斯与深爱的女王狄多诀别,而狄多在绝望中自杀的场景。
西班牙史诗《我的熙德之歌》
西班牙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部英雄史诗《我的熙德之歌》,是迄今为止保留最完整的一部游唱诗,全诗长达3730行,讲述了民族英雄熙德抗击异族入侵的故事。雕塑表现的是熙德死后,他的妻子希梅娜携其遗体回到故乡,在墓碑前悼念他的动人情景。
英格兰史诗《贝奥武甫》
英国史诗《贝奥武甫》,讲述了盎格鲁——撒克逊时代的英雄与妖魔搏斗的传奇,是迄今为止发现的英国盎格鲁-撒克逊时期最古老,最长的一部较完整的文学作品,也是欧洲最早的文言史诗。雕塑表现了英雄贝奥武甫手持利剑、脚踩妖魔,强悍神勇的武士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