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从源头上把好节水关
水是事关国计民生的基础性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经济资源,保障水安全是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基础。习近平总书记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明确提出“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期治水方针,并指出,“当前的关键环节是节水,从观念、意识、措施等各方面都要把节水放在优先位置”。
喝水要人背马拖的年代
青海作为长江、黄河、澜沧江等大江大河的发源地,是我国淡水资源的战略要地。但受特殊地理气候条件影响,全省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衡,水工程建设不足,水供需矛盾突出,全社会节水意识不强,用水效率不高,主要用水指标与国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我省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制约。为此,深入贯彻“节水优先”方针,落实《国家节水行动方案》,推动全社会形成节水型生产生活方式意义更加重大。
青海湖
2019年度,青海省节约用办公室紧紧围绕全国节约用水工作会议“打好节约用水攻坚战”的重要战略部署和全省水利工作会议“水利事业谋长远、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的工作总基调,按照“抓基础、快突破、落实节水优先方针”的节水工作思路,重点抓好四个“一”,即,打好一个基础,制定完善节水标准定额体系;建立一项机制,建立节水评价机制;打造一个亮点,实施高校合同节水;树立一个标杆,开展水利行业节水机关建设开展工作并稳步推进。
曾经排队挑水,喝浑浊的涝坝水。
围绕《国家节水行动方案》,谋划好节水工作的顶层设计。根据《国家节水行动方案》,积极组织开展《青海省节水行动实施方案》编制工作,正联合省发改委行文上报省政府批准。《实施方案》着眼于“三个最大”的省情定位,立足我省干旱缺水的省情水情特点,认真贯彻新时期治水方针,顺应“水利发展谋长远、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的总要求,紧扣实现“一优两高”战略目标,从省级层面对今后一个时期节水工作进行总体设计,研究提出我省实施节水行动的总体思路,科学设定主要目标、重点任务、支持政策和保障措施。在发展理念上、技术路径上、管控措施上、投入机制上、组织领导上充分考虑,突出统筹谋划、综合施策。始终坚持开源节流并重的发展方向,聚焦关键症结,补齐突出短板,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和技术创新,着力加强农业、工业、城镇等全领域节水,提出了相应的节水任务,促进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城镇节水降损,推动用水方式向节约集约转变,提高用水效率,增强水安全保障能力,为指导和推动全社会节水、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提供遵循。
围绕夯实节水管理基础,制定完善政策制度标准体系。对照水利部《节约用水条例》及其他省区新近出台的节约用水管理办法,起草了《办法》初稿,报送省司法厅审查,年内力争出台。同时,紧紧围绕“四个一”中打好一个基础,制定完善节水标准定额体系的要求,完善定额标准体系。新增了6个行业9类用水定额,细化了6个行业20类用水定额,调整了3个行业15类用水定额,印发全省水利系统执行。按照“用水定额原则上五年一修订”的规定,启动了《青海省用水定额》修订,目前重点围绕水利部要求,开展部分工业、生活及服务业用水定额修订。
如今我们更要珍惜来之不易的水资源,每一个人都是节水先行者实践者。
围绕行业引领示范,扎实推进节水型机关和节水型高校建设方面,按照水利部“2019年底前,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机关全部建成节水型机关”的部署,厅党组高度重视,要求对标先进,把厅机关建设成“理念领先、用水高效、技术先进、制度完善”的节水型示范单位,研究制定了《青海省水利厅节水机关建设实施方案》,自筹资金58万元,分别对厅机关用水设备和花园雨水收集绿化设施进行改造,在主、次级用水管道加装远程计量水表,以实现用水信息远程预警监控,使节水监控信息化。已完成水利厅办公大楼用水器具和花园雨水收集及花园喷灌项目的土建施工,正在完善相关制度,建设用水监控系统。选取青海大学作为推行合同节水管理的突破口,争取下达200万元节约用水补助资金用于推进高校合同节水。目前青海大学已编制完成实施方案,待审核通过后,由学校组织确定第三方公司签定合同,开展节水型高校建设。
节水灌溉
围绕提升节水意识,强化节约用水宣传教育。综合运用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等各种媒体,广泛动员,持续宣传。在今年的“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紧紧围绕“坚持节水优先,强化水资源管理”的宣传主题,以青海水利网为载体,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主题宣传活动。在《青海日报》刊发了《坚持“节水优先”保护“中华水塔”》的厅长署名文章、接受省广播电视台专访,在青海广播电台开展水法律法规、河长制知识有奖竞答、公益广告;在青海水利信息网开设专栏,通过“青海省水利厅”微信公众号和新媒体手段进行广泛宣传。青海日报社、青海广播电视台近10家媒体记者参与了宣传报道。各市(州)、县结合实际,开展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节水宣传活动。结合厅节水型机关建设,张贴节水倡议书、节水标识图片、节约用水温馨提示语,制作发放文创宣传用品,LED屏滚动播放节水知识。同时,组织水利系统干部职工参加“全国节约用水知识大赛”线上有奖答题,以此为平台,进一步普及节约用水知识、提升节约用水意识。
黑泉水库水源地
围绕强化行业监管,开展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等工作。积极争取并下达中央水利发展资金720万元用于支持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要求通过制度建设、严格定额用水和计划用水管理、完善计量设施、推广高效节水技术、推进水资源循环利用、加强节约用水宣传教育等措施,完成大通、湟中等16个县(市、区)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择优选点开展灌区水效领跑、节水型企业、公共机构、居民小区等节水载体建设。根据《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年度复核工作的通知》,配合黄河水利委员会完成对我省2018年上报水利部备案的9个县(市)(大通、湟中、湟源县,乐都、平安区,互助、民和县,德令哈、格尔木市)的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复核。印发《关于开展2019年度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省级验收的通知》,从组织领导、任务目标、建设内容、验收程序等方面对各任务县再次提出了工作要求,拟于年底前组织省级达标验收。以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为依托,以节水评价为抓手,参与规划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评审,强化规划制定、建设项目立项、取水许可中节水有关内容和要求严格审查,从源头上把好节水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