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青海网络广播电视台!

时评:用绣花功夫摘取全国文明城市的桂冠

来源:海东时报作者:周海新编辑:赵文莉发布时间:2019-05-23 查看数0

全国文明城市是国家授予一个城市的最高综合性荣誉,它综合反映了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城市文明程度、公民道德建设以及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对外形象。然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一项系统工程、全民工程,我们必须以绣花功夫,持续、稳步推进,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

海东是青海省的东部门户,自2013年国务院批准撤地设市以来,始终致力于建设青海功能优化的重要城市、兰西经济区的产业基地、高原现代农业的示范地区和兰西城市群建设。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就是实现兰西城市群节点崛起的重要支撑。2018年2月,海东市被中央文明办确定为2018-2020年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同年6月,海东召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启动大会,并下发《海东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地级)工作实施方案》,计划利用三年的时间将海东市创建成为“全国文明城市”,各项指标全面达到《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要求,顺利通过全国文明城市达标验收,标志着创城工作正式拉开序幕。

海东市创城工作的主要任务包括建立健全创建工作体制机制、培育良好社会氛围、广泛发动群众、推进政府诚信体系建设、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等12个方面,每一项工作都是既琐碎又系统、既复杂又漫长的。

从最显而易见的环境说起,居民小区、旅游景区、农贸市场和背街小巷是市民日常生产、生活的主要活动场所,也是最能体现创城工作和文明程度的地方。海东市通过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违法用地和“大棚房”整治等专项行动的开展,城乡整体面貌发生了明显改善,但一些居民小区、背街小巷、旅游景点和农贸市场等这些城市的“神经末梢”,仍然存在一些细节上的突出问题,存在盲区、盲点和薄弱环节。创城工作就是要以绣花的功夫分析问题、正视问题,向细节要成果、向薄弱环节使劲。也许解决了一个破损的井盖、就能起到精准发现问题、精准解决问题的长效目的。

除了环境,人口素质和文明程度的提升更是创城工作的核心和关键。海东是全省最大的农业区,农村人口占比大,正处于农村向城市转变、农业向工业转变、农民向市民转变的关键阶段。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关系着海东市民的幸福生活,饱含着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干部群众久久为功、合力攻坚的辛勤付出。同时,人口素质和文明程度的提升需要漫长的时间,我们要有更大的耐心、更具体的措施、更广泛的教育和更细致的工作,努力把每一项工作做实、做细、做深。特别是各有关职能部门和各县区应该紧盯创城工作不放松,强化管理、细化措施,把问题发现在一线,把整改落实在现场,用时间来改变环境,用环境来影响人的言行。

此外,绣花功夫还要讲究长效。要坚持问题导向埋头苦干,决不能紧一阵松一阵,而要对标对表精准施策,将绣花功夫坚持到底,久久为功,切实把创城工作抓实、抓细、抓常、抓出成效。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摘得全国文明城市的桂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