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青海网络广播电视台!

莫让造假误扶贫

来源:青海日报作者:​许谨谦编辑:赵文莉发布时间:2019-03-18 查看数0

近年来,各级各部门为打赢脱贫攻坚战都下足了“绣花”功夫,并采取了不少行之有效的硬招实招。然而也有部分地方在脱贫攻坚这个重大政治任务上动起了歪脑筋,用起了虚招假招,比如有的地方搞无中生有,将种植养殖规模“写”大,为贫困户虚增收入。有的将1亩辣椒写成5亩,导致贫困户的年收入从3000元“涨”到了15000元;有的贫困户实际只养了3头猪、1头牛,却被“规划”为养殖了10头猪、6头牛。如此“精确计量”,数字虽然好看了,但是贫困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虚招假招折射出部分党员干部扭曲的政绩观,暴露的是干部作风不实、管理不力、问责虚化等问题。这样的扶贫造假行为如果没有被查处,最终遭殃的只会是贫困户。如果问责避重就轻,则进一步纵容扶贫造假的滋生蔓延,进一步拖累脱贫攻坚进程。扶贫造假也反映出当前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提高“群众满意度”在干部考评时的权重,引导干部强化为民服务意识,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破除扶贫领域的形式主义之风。

到2020年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县区全部脱贫摘帽的宏伟目标绝非易事,脱贫攻坚已经进入到了“啃硬骨头”的攻城拔寨关键时期。各级各部门必须切实提高扶贫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沉下身子,踏破鞋子,让贫困已久、脱贫乏术的深度贫困地区尽快奔向小康,真正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