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青海网络广播电视台!

驾行---环青海 游青海 品青海

来源:携程网作者:Hellen编辑:尚东发布时间:2021-06-21 查看数0

01.前言

塔尔寺是为了纪念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创始人宗喀巴大师而建,西宁到塔尔寺仅30公里半小时,门票80块,鉴于塔尔寺厚重的历史沉淀,建议花160块请个导游。游览全程大约2小时。这里海拔约2800米,气温较西宁低5度左右,此外由于附近有化工厂,因此空气味道比较刺鼻,呼吸道敏感的人带个口罩比较稳妥。

无意中拍到了我们今天的导游卓玛,是个美女哦。

寺庙对面的小山上,信众们挂满了经幡。

寺庙的正门,为邵逸夫先生捐建。

寺门内侧。

塔尔寺的标志性建筑,八个白塔,用以标志宗喀巴大师一生的八个功德。无数信众远到而来,绕着包括塔在内的庙宇磕长头,导游告诉我们,磕头的数目是十万个,信仰的力量真是无限的!

请留意这两个磕长头的人,他们手上带了一个竹板用于保护手,腿上也绑了一个护膝。

塔尔寺缘起的介绍。

白、红、绿、黄和蓝是在藏传佛教里面最常出现的五种颜色。每种颜色都有特别的含义,黄色代表财富、绿色代表子女,导游介绍不同的愿望在悬挂经幡和向菩萨或活佛献哈达时要对应不同的颜色,这样菩萨就会知道你的心愿。

寺中的建筑都是前面说到的五色,两座建筑间的窄巷让有不禁有庭院深深的感觉。

平安塔,导游说寺中的建筑的金顶都是黄金所筑,真正是挥金如土。

这个门是游客止步的,里面层层叠叠殿宇都是僧侣们日常休息生活的地方。寺中大约有30%左右的建筑是顾客禁入的,另有30%是可以进入参观但是不能拍照。

这是塔尔寺的敬老院,60岁以上的僧侣如果没有弟子奉养,就可以入住这里由小和尚们照顾。导游告诉我们,塔尔寺现在有700多僧众,设有相当于一般教育从小学到硕士博士的15年佛学教育体系。僧侣们不但要学习佛学,还要学习绘画、音乐等课程,真正全面发展。15年学满后,要参加寺里的统一口试和笔试,每年仅有4人可以毕业,到其他佛教寺庙担任主持或其他要职,并收弟子继续传教。无法毕业的只能继续学习,等待下次考试。终其一生也无法毕业的僧侣,最终就会走向图里的敬老院。僧侣们的生活异常辛苦,每天早上4点起床诵经或听师傅讲经到8点,然后开始每个人的自修,能够顺利毕业的都是天资聪颖且异常刻苦的。

在寺中的建筑中上部都会有这样的红色方块,中间镶嵌一个烧饼般的圆,因为建筑中的窗户都是装饰作用,并不能打开,红色方块是一种当地的植物,晒干后可以帮助房屋透气。

转经筒,不知是否藏传佛教的经文太过复杂,信众们都会用一些诸如书写在经幡上,让风吹动就算念一遍,在转经筒上转一次就算念一遍的方法诵念经文。这倒是和以前恶补英语单词时把单词贴得到处都是的方法异曲同工,但风吹过,我还是不记得不记得不记得。

图中间隐隐露出的一抹金色是寺中的主殿,相传是宗喀巴大师诞生之地,寺庙里有一座里外三层的佛塔,供奉的是大师降生时脐带血滴下之地,后来长起来的一株颇具灵性的菩提树。主殿是禁止拍照的,大家只能脑补一下了。塔尔寺的名字意思就是先有塔,才有这座寺庙,"尔"是"后面"的意思。

僧侣们学习的场所。

门内是寺中一位活佛的住所。据说寺庙建成时一共有33位活佛,现在仅有17位。减少的原因是活佛圆寂后寻找转世灵童是一件旷日持久费钱费力的事,而且要由活佛的家人负责费用,因此,只有较为富裕的家族才有足够的实力去寻找转世灵童,让活佛的生命以另一种形式延续下去。庆幸的是据说现在的17位活佛家境都比较殷实。作为藏文化重要传承的一部分,政府在这里面是否可以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这个大殿是供奉酥油花的,可惜现在在整修无法入内参观。酥油花是塔尔寺三宝中唯一可以拍照的。酥油花顾名思义就是由酥油冷却后以手工制成的包括花朵在内的工艺品,用以礼佛。寺中僧侣从每年11月开始,就会在一个四面透风冷的像冰窖一样的房子里面准备自己的酥油花作品,做之前为了避免手温让酥油融化,还需将手在冰水中浸泡,没有一颗虔诚礼佛的心,是无法忍受这样的辛苦的。做出的酥油花将进行评比,最好的就会摆在专门的地方进行展示,其余的作品将在特定的日子以焚烧的方式寄予佛主。

这就是上年的状元作品,由于装在一个玻璃屋子里,所以拍照时有些反光。

酥油花就是这样插在一个用绳子固定的木板上,其中花朵的制作过程最为繁复,要以羊毛等捏出一丝一丝的花瓣形状,然后再组装在一起。想来这是这门手艺命名为"酥油花"的缘由吧?

制品的颜色都是用矿物颜料如孔雀石等研制而成,今天见到的很多工艺品如唐卡等都是用矿物颜料着色。

寺里种植了很多丁香花,适逢花季。都说丁香是一种忧郁的花,佛法熏陶下,她也变得淡然了吗?

门楣,无处不精致。

塔尔寺还有自己的印经院,导游说现在的经书已经是采用激光排版印刷了。科技改变了宗教的传播。

佛法熏陶过的鸽子也格外的淡定。离开塔尔寺时,心里充满了平静。

从塔尔寺到青海湖西南我们的酒店所在的黑马河景区,行程近300公里,但由于省道限速50,因此需要花上5个多小时。开始时路上的景色都是雄浑的黄色中透着一抹新绿。

车行一小时后,远处忽然出现了连绵的雪山,顿时头也不晕了,眼也不花了,吃嘛嘛香,秀色可餐嘛!

雪山,蓝天、白云,美景三件宝!

可惜路上不让停车,照片都是在车里拍的,要不真想下去亲近下仙女般的神山。

从甘肃开始,发现修路的路段前一两公里一定会有几个这样装束的人挥舞红旗提醒自己们注意。每次看到都想到一句台词"大王派我来巡山",哈哈。不过话说这种可以摆雪糕筒来解决的危险工作,还是不要用人比较好。

雪山下开始出现了一大波蒙古包,看起来好像一朵朵蘑菇!

我贪心的想:如果图里的草原是深绿色的那该有多好看啊!

整理图片的时候发现远山上的坑竟然是心形的,某人经常说的heart shape!

终于成功拍到了牦牛!你长得这么黑,晚上出门记得披件浅色的马甲哦!

进入青海湖景区了!

远处的那一抹醉人的蓝色,就是梦中的湖泊了!

雪山、湖泊、草场!

湖的沿岸都被牧民用铁丝网封起来了,偶然有一条路可以走到湖边,一定要当心有没有人收费。

湖边的加油站,名字简单明了!

蓝色屋顶的小屋、彩色的经幡、看似随意的小树,远处蓝色的湖泊,希望这个梦永远不要醒!

草原上的牛羊像天上的星星一样多。

一大波蒙古包向我们袭来。

终于来到了湖边,平静的湖水轻轻地拍打着水岸。

那一抹令人心醉的蓝!

夕阳下的圣湖,别有一种静谧之美。

日出东方

这是离开的时候阴天的青海湖,对比下发现天气的差异对于景观影响很大,建议来之前一定要看天气预报,尽量在晴天前往。

湖边的石子,小巧而朴实,默默地陪伴着圣湖。

湖边的经幡

太阳下山了,回家的牦牛。

这种盛装牦牛一般都是收费拍照的,它们真的喜欢每天被打扮得花枝招展吗?

路上经常会遇到牦牛或山羊过马路,就像这几只,好小心!

两个呆萌的宝贝还朝我们看了几眼,确认我们会让它们之后才放心地离开,话说小朋友,下次应该过马路之前看,你都走到中间了再看有什么用?

像不像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羊多利?

昨天听说茶卡盐湖由于破坏严重封湖要六月才开,于是选择了茶卡附近的莫河盐场。车在蜿蜒盘旋的盘山公路上行走了两个多小时,途中还路过了海拔3800多米的橡皮山。终于来到了中国版的天空之镜。因为海拔较高,所以如果预见自己可能会有高原反应的要慎重,好像我今天回来以后彻底歇菜,在酒店休息了大半天才还魂。盐场收费每车50元,建议自带雨鞋。因为深入盐湖深处一定要穿雨鞋,要不鞋子上会都是黑色的淤泥。实在不行盐场可以租雨鞋,只是租的鞋子卫生,你懂的。

进入盐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连绵的盐山。

粗盐颗粒,有点像冰糖。

盐场里遍布大大小小的盐田,但不得不说,黑色淤泥相当多,和我想像的差异比较大。

这是拍到的唯一一张有天空倒影的照片,照出来效果挺好,但实际就是一个小水塘。

画面的远处有一排人的就是盐湖,我没有深入进去,因为强烈的高原反应已经让我没有体力走过去了。只能在心里默默地想想盐湖的样子。总体上来说:盛名之下,其实难负。

海西州,是青海湖到敦煌的必经之路,距离青海湖200多公里。

去敦煌的路上邂逅小柴达木湖。

湖边的盐堆显示这也是一个咸水湖。

路边遇到的动物从牦牛变成了骆驼。

下面说说一路的吃和遇到的人。

到西宁当晚,在点评上找到了几个备选的当地餐厅,同行的烧烤脑残粉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这家"马一刀烤肉美食城"。到店后一看,真是没有选错,因为竟然要等位,而且店里大多都是本地人。

等上菜时喝了一口店里的茶水,让我想起了传说中的崂山白花蛇草神水(之前曾有好事的朋友送了我一个神水五件套),个中滋味真是难以言喻,但肯定的是,崂山神水比起我们今天喝的茶真是望尘莫及,因为崂山神水我用了两天时间挣扎着还是喝完了,而今天的茶,一口已是所有,感觉真的不会再爱了。后来问过当地人,他们喝的茶都是普洱茶加上盐熬制而成,普洱加盐,多么令人心醉的组合。

羊肉成为我们正餐中的主角,没有之一。这家店里所有的肉制品都是来源于羊肉及其周边产品,羊肠、羊排、手抓羊肉、烤羊肉。但不得不说,这里的羊肉串烤得太太太好吃了,完全和在广州吃到的是两回事。

所有的菜都是辣的。这次西部之旅真是让我大开眼界,我在广州吃辣周围的朋友无出其右,但这次旅行中一是在重庆,再就是今晚,被辣的吃不下去。吃不下的就是今晚的这道酸辣笋片,首先这种滑滑的长圆形物体竟然是笋片就够让人诧异的,再就是所谓的酸辣只有辣不见酸。反正我只吃了几口就不敢再挑战了。

面片,顾名思义,就是片状的面制品盖在面条上面,香香辣辣挺有味道。

店家自制的清真酸奶,请不要看被我吃掉的一半(抱歉吃了一半才想起拍照),请留意残骸上面黄黄的奶皮,奶香浓郁,入口即化。

烤饼,非常爽脆,好吃!

下面说说遇到的人。在西宁吃饭的饭馆人太多,所以店家安排我们和其他人拼桌。第一拨和我们坐一桌的是两位大哥,看我们点的东西还没上就热情地邀请我们先吃他们的手抓羊肉。第二拨和我们拼桌的是一家三口,妈妈见到我和老公用筷子去夹面片数次铩羽而归后,善意地提醒我们可以找店家拿勺子,说她们一般是用勺子吃的。及至昨天在青海湖黑马河镇上的这家饭馆吃饭时再次感受到了青海人的淳朴,虽然店家一再强调他们的分量大,两个饥肠辘辘的人还是坚持点了三菜一汤,等到两菜一汤上完吃了一半就觉得快饱了,然后让女老板看看是否可以取消最后一个菜时,女老板超级淡定地说:"我觉得你们吃不完,压根就没给你们做。"要知道没上的那个菜是我们点的四个里面最贵的。青海人的淳朴由此可见一斑。今天入住的小北京酒店的老板知道我有高原反应后,很快送上葡萄糖,又很贴心地煲了白粥,真是很感动。一切的一切,长存我心!

最后说下住,在西宁还是入住了酒店式公寓,设施还不错,美中不足是还有一点装修的气味。

联系了前台后,五分钟内服务员就将新的门卡送给我们换房了,而且是同价格更换了更高配的房型,满意度瞬间爆棚。

在青海湖入住的是背山面湖的小北京酒店,除了没有空调(但有暖风机)外,酒店的设施还算是比较齐备,但是民宿嘛,卫生条件不能要求很高,这家至少是看上去还比较干净。老板非常热心,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最后说说建议带上的物品:如果可能有高反,带上红景天,并且最好提前两周服用;此外青海湖温差大,要备上防风的风衣或者冲锋衣,还有薄羽绒。常用药品是一定要带的,另外如果担心卫生条件不好可以带上消毒棉片以及免洗净手凝露。再有就是倍数比较高的防晒、墨镜、太阳帽。如果自驾的话还可以带上一个加湿器。民宿酒店一般没有加湿器,但对南方人来说,这里还是比较干的。再有就是天气天气天气,一定要看天气预报☀️前往。

全文结束,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