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青海网络广播电视台!

文明之花开遍江源大地

来源:长云网作者:编辑:马佩玉发布时间:2023-03-27 查看数0

道德模范引领风尚,文明创建热潮涌动,志愿服务情暖人心……青海省精神文明建设紧紧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实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有力传播了社会主流价值,形成了向上向善的社会风尚,文明之花开遍江源大地。

在西宁市城中区七一路西社区,通过推动邻里互助志愿服务与社区各项工作深度融合,暖心的服务,也让社区获得了“全国‘四个100’最美志愿服务社区”的荣誉称号。

伴随着剪刀的咔嚓声,理发师亲切地和老人们唠着家常,不一会儿一款清爽利落的发型剪好了。据了解,每周吴飞飞工作室志愿服务队都会为辖区的老年人、困难群众免费理发。

西宁市城中区七一路西社区居民 马慧燕:我心里特别感动,不花钱,还理这么好,态度也好,理得也好,你看看,咱们现在的生活过得多舒服。

吴飞飞工作室志愿服务队志愿者 王玄杰:看到他们剪完头发的满意度,心里特别有成就感。

在社区的夕阳红老年大学音乐班,60多位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用歌声感受艺术的魅力。

西宁市城中区礼让街街道七一路西社区居民 张彦军:过去在职上班的时候忙,没时间唱,现在有时间了,就参加了社区演唱团,特别开心,愉悦身心,充实了我的退休生活。

西宁市城中区七一路西社区通过健全“1+8+N”新时代文明实践模式,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让志愿者们发挥能量、乐在其中。

西宁市城中区七一路西社区党委副书记 井启莲:继续以“党建引领聚合力,志愿服务零距离”为理念,充分发挥辖区在职党员辖区单位的资源优势……组织辖区志愿者开展更多的志愿暖心服务,进一步拉近党群关系、邻里关系,让生活在这里的居民更幸福。

青海省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建设工作作为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地生根的重大举措,高度重视、稳步推进,努力打通了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全省累计投入建设资金8566万元,成立文明实践中心45个、文明实践所406个、文明实践站4664个。建设县一级志愿服务总队45支,各级志愿服务队15097支,注册志愿者达63万人。

一场场接地气、冒热气的理论宣讲,一次次有温度、有深度的惠民服务,一条条增颜值、提信心的实践举措……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犹如阵阵清风,温暖着人心,传播着文明,浸润着百姓的生活,成为大美青海最鲜亮的底色。

“在青海高质量发展的征途中,始终有一群人,他们扎根高原大地,心怀忠诚,行有方向,奋勇前进,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青海榜样。”一个个闪亮的名字,犹如一盏盏精神明灯,引领社会在道德之路上前行。

中国工程院院士 吴天一:作为这一个领域的带头人,要用我更多的精力,更大的热情,更大的耐心,来培育我们高原医学的新一代。

西宁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党支部书记 所长 张锦梅:我一直是渴望绿色,把改善生态环境,作为我个人奋斗的目标,持之以恒把林业工作干好。

海北州祁连县生态管护员 叶金俄日:保护好源头的生态环境,保护好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

同心掬得满庭芳,文明花开满园春。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青海省精神文明建设将紧紧围绕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结合新时代十年党和国家特别是青海发生的历史性变化,深化党的二十大和全国两会精神学习宣传贯彻,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着力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培育时代新风新貌,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凝聚向上向善的磅礴力量,向着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勇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