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青海网络广播电视台!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青海:打造交往交流交融典范 助力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

来源:长云网作者:编辑:马佩玉发布时间:2023-03-26 查看数0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民族团结进步呈现新气象。” 新时代十年,青海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上打造典范,拓展广度和深度,汇聚起民族团结伟力,助力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

这是我们做的十字绣的鞋垫,大家看一下,然后这是莲花抱枕……

走进海南州共和县恰卜恰镇工业园社区“石榴籽家园”,十多名妇女围坐一起穿针走线、描样绣花。居民蒲兴花正在拿手机直播产品,她2015年通过参加社区举办的技能班学会了钩织,如今在网上通过直播销售钩织产品。

海南州共和县恰卜恰镇工业园社区居民 蒲兴花 :大的有钩织的毯子、小的是毛衣、小孩的小鞋子、抱枕,大的能卖三四百块钱,小的也就一二百块钱,增加了我们的收入。

几年来,这间小小的活动室不仅成为社区各族妇女创业的“基地”,也成为大家技能培训的“摇篮”。来自不同民族的女同胞在这里,相互学习技艺、共同干事创业。

绕上三圈、然后下去,钩上来,然后穿过去……

忙着教授针法的是社区居民赵月新,她通过技能培训学会了钩织,如今一有空闲时间就到这里来给新来的姐妹传授技艺。

海南州共和县恰卜恰镇工业园社区居民 赵月新:已经学了三年,现在可以当个小老师了,等她们空闲的时间叫她们过来,学习一技之长,增加一些家庭的收入。

恰卜恰镇工业园社区居住着汉、藏、回、蒙古、撒拉、满、苗族等各族群众1416户4268人,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聚居社区。由于这里工业区集中,居委会因地制宜,从2015年开始每年举办一到两次技能培训班。

海南州共和县恰卜恰镇工业园社区居委会党支部书记 景卓姐:以社区“石榴籽家园”为载体,成立了8支志愿服务队,经常性地组织辖区居民开展技能培训,法治宣传、文明实践等志愿服务活动,倡导辖区内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增进辖区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画好民族团结“同心圆”。

大湖之南、民族众多,海南州有28个少数民族,约占总人口的77.8%。秉持“重在平时、重在交心、重在行动、重在基层”的理念,全州重点在拓展民族文化交融上下功夫。2022年开展主题活动16000多场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万余件,兑现群众微心愿9600多个,使“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成为各族群众的思想共识。

海南州委统战部副部长 索南东珠:下一步,我们将深入实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十项行动,建设海南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体验馆,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十一进”活动,统筹推进社区“石榴籽家园”建设,持续在有形有色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上下功夫。 

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行走高原,多民族共生共荣;河湟谷地,现代农业稳步发展;三江之源,文旅融合闯出特色路,牧民吃上旅游饭……从“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追梦路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大写意”正在变为“工笔画”。

青海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干部   廖海蓉:建立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双组长”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领导体制,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创建工作方面取得历史性成就,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抱在一起,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走在全国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