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扎牢民生兜底保障安全网
“放管服”改革微观察,今天我们关注民政领域的改革。2022年,我省民政部门优化工作程序,强化救助保障,持续提升困难群众救助保障水平,进一步扎牢民生兜底保障安全网。
海东市平安区沙沟乡大寨子村村民曹长生2021年因患结肠恶性肿瘤多次住院治疗,不仅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还因此欠下了外债。海东市平安区民政局依据相关政策给予了最大程度的帮扶。
海东市平安区沙沟乡大寨子村村民 曹长生:一共救助了10万块钱,对我们老百姓来说也是一个大事儿,特别好,以后身体好了之后能继续打工。
50岁的白有梅因患淋巴恶性肿瘤多次住院治疗,共花费15.3万多元,其中个人自付4.5万多元。2022年3月,她被海东市平安区民政局纳入低保,月低保金373元,2022年11月份又给予临时救助。
海东市平安区沙沟乡大寨子村村民 白有梅:挺好的,国家补助的都很好,特别感谢政府。
为进一步做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救助保障工作,全省民政系统进一步加强了对生活困难未参保失业人员的救助帮扶,对连续三个月无收入来源,生活困难且失业保险政策无法覆盖的农民工等未参保失业人员,未纳入低保范围的,由各乡镇发放一次性临时生活补贴。
2022年,累计救助因疫遇困群众8.7万人次,发放救助补助资金1000多万元;将门源、大通、互助等灾区205户336人纳入低保范围,先后开展灾后临时救助3381人次,有效保障了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水平。
青海省民政厅社会救助处处长 王伟:先后两次为城乡困难群众发放一次性生活补贴,及时启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为城乡低收入人口发放价格临时补贴,惠及63万城乡低收入人口。积极推动城乡低保扩围增效,全年救助困疫、因灾、因病、因学等遇困群众24.9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