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全国两会】住青全国政协委员分组参加界别协商会议
3月10日上午,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举行界别协商会议,围绕推动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科技创新等各个界别关注的议题进行协商讨论,住青全国政协委员分别在各自界别参加会议,紧扣会议主题、结合青海实际踊跃发言。
围绕“推动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议题,委员们认为,推动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经之路,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强大动力,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从西部地区特别是青海的实际来看,受自然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所限,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为此,建议:生态保护和建设方面,进一步完善国家层面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帮助青海探索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支持青海在碳达峰碳中和方面先行先试,加大祁连山、青海湖等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建设力度,共同保护好“中华水塔”。新型城镇化建设方面,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以促进区域间、城乡间、人群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主线,加快构建政府保障基本、市场机制充分发挥、社会各方广泛参与的公共服务多元供给格局,对青海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上持续加大转移支付和项目支持力度。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方面,希望国家有关部委进一步关注和支持青海产业“四地”建设。
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议题,委员们认为,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脱贫地区相对落后的差距还将长期存在,特别是青海集西部地区、民族地区、高原地区、欠发达地区等特征于一身,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责任更加重大。实现有效衔接,要根据不同地区的差异性和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对脱贫地区、脱贫人口给予更多后续帮扶支持。根据青海“三个最大”省情定位,建议国家有关部委进一步支持青海发展农牧业特色优势产业,促进生态保护与农牧业发展有机融合,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带动农牧民群众持续增收。
协商讨论中,住青全国政协委员还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青藏高原生态保护修复、以科技创新引领制造业重点产业链优化升级、大中小学如何协调联动推进人才培养、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积极引导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等议题提出了有益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