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青海网络广播电视台!

王光谦:十年高原筑梦人

来源:长云网作者:编辑:李娜发布时间:2023-02-15 查看数0

“心有大我、至诚报国”。2013年,王光谦受清华大学选派来到青海,成为青海高等教育史上首位院士校长。他以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大爱情怀,谱写了一曲奉献青海高等教育的感人之歌。

那时,王光谦已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著名的水利专家,而青海大学只是中国西部地区一所普通高校。

中国科学院院士 青海大学原校长 王光谦:当时的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陈旭给我打电话,学校决定让我到青海大学担任校长,这是一项政治任务。我当时就答应了。

作为青海省唯一的“211工程”高校,青海大学博士学位教师仅有99人,是全国同类高校平均水平的1/5。“要培养博士,老师却不是博士。”到任伊始,王光谦提出“双聘”教授的设想,借助“组团帮扶”加大对口支援力度的契机,整体提升青海大学科研水平。清华大学两个国家级科研团队——梅生伟团队和魏加华团队,被“搬”进了青海大学。

十年来,在清华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华东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六所高校鼎力支援帮助下,青海大学柔性引进院士10名、知名教授12名,全职在岗博士学位教师增至608人,实现师资队伍水平整体提升。累计培养博士302人、硕士5537人、本科4.8万人。过半数的毕业生扎根高原、服务高原。

王光谦还是一位注重顶层设计,勇于改革创新的校长。他积极奔走努力,报请青海省委、省政府印发了《青海大学“十三五”深化综合改革提升综合实力总体方案》《青海大学人才高地建设实施方案》。他指导编制青海大学世界一流学科建设方案、“双一流”学校整体建设方案及“十四五”发展规划,实施系列重大改革创新举措,确保学校建设不断迈向有特色、高水平方向。

有的人认为专家到青海工作会影响学术研究,但王光谦却说:“站在高原我看得更远了”。

保护好青海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保护三江源则是重中之重。在学校支持下,王光谦成立团队,围绕三江源水源涵养与生态保护、空中水资源开发与利用深入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的重大成果,为黄河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华水塔”保护发挥了重要作用。2016年,作为三江源国家公园综合科学考察队顾问,他跋山涉水4500多公里,深入考察平均海拔4000多米的三江源地区,获取了大量珍贵数据。

十年来,青海大学主持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8项,年度到账科研经费突破3亿元,实现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零”突破,成立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大学科技园。这一串串闪光的成绩背后无不凝结着王光谦的汗水。

青海大学省部共建三江源生态与高原农牧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梁健博士:王校长带领我们致力于把“中华水塔”保护得更好,建立了三江源空地水资源联合利用理论和技术体系,形成了从降水到径流、再与水利工程耦合利用的全过程监测和评价方法,开展了验证试验,取得了丰硕成果。

来时青丝归白头。援青十年,王光谦点燃了自己精神之灯,照亮了青海高等教育之路。在他带领下,青海大学跨越式进入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和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成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和“部省合建”高校,实现脱胎换骨“三级跳”,走出了一条西部欠发达地区高校跨越发展的新路。

青海大学党委书记 俞红贤:光谦校长留下了清华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奋斗精神,和胸怀国之大者、服务国家战略的献身精神,这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将助推青海大学建成有特色、高水平的现代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