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主动融入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建设
“十四五”规划实施第二年,西宁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为导向,全面推进清洁能源产业发展,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主动融入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建设。
青海高景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1100台单晶炉正开足马力,600多名工人全力以赴保生产、赶进度。工人忙碌的身影和机器的轰鸣声构成一幅和谐画面。
青海高景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投资管理部经理 张振忠:(2021年)6月15日点火投产,截至目前已经实现工业产值20亿元。
据介绍,这家公司50GW(吉瓦)直拉单晶硅项目全部达产后,将为青海加快培育千亿级新能源产业集群注入新动能。
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南川工业园区管委会行政服务中心副主任 赖剑平:结合园区3+2+1的产业定位,我们相继引进了高景、丽豪、阿特斯、泰丰等重大项目,这些项目的成功入驻,对于我市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具有重要的意义。
2020年底,随着中复神鹰高性能碳纤维项目在西宁市甘河工业园成功试车,产品在服务能源建设方面发挥着节能减排的作用,西宁也将成为全球海拔最高的碳纤维制造基地。亚洲硅业(青海)有限公司在多晶硅生产中积极推广绿色生产理念,生产规模从投产初期的1000吨到目前的19000吨,提高了近20倍,但废气废水的排放逐年下降,综合能耗实现了负增长。
亚洲硅业青海股份有限公司多晶硅厂厂长 冉胜国:我们每年的技改项目将近上百项,这上百项技改项目都是为了节能、减排,达到绿色生产的一个效果。坚持清洁生产是我们的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决不以牺牲环境作为代价换取经济效益。
“十四五”是“碳达峰”的关键期和窗口期。实现“双碳”目标,不仅要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发展,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产能,而且要加快推进清洁生产,在一批绿色低碳前沿技术和关键产业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并迅速推广应用。
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南川工业园区管委会行政服务中心主任 惠建刚:建立重点企业“碳账本”,鼓励企业加大节能技改,不断降低生产成本;鼓励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力争在关键核心领域实现新的突破。
碳纤维、锂电池、多晶硅、新材料……随着这些项目相继落户西宁,清洁能源产业集群逐步形成,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南川工业园区管委会行政服务中心主任 惠建刚:“十四五”期间,依托我省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园区将聚焦“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以“清洁能源示范省”建设为契机,聚力“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