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大美青海:满眼胜景尽斑斓
2021年,青海省全年接待游客3973.42万人次,同比增长20%;实现旅游收入349.9亿元,同比增长20.7%,旅游市场消费活力进一步激发。
过去的一年,青海在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的同时,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全力推介冬春季旅游,为全国冰雪旅游热添薪加火。随着北京冬奥会的举办,青海的冬季运动和冬季旅游也持续升温。
记者出镜 雷婷婷:当冬日里的银装素裹,遇上冰雪爱好者的热情,会是怎样一番景象?我现在就是在大通县的一处滑雪场,您看我身后的雪道上,冰雪爱好者们已经迫不及待了,他们要用热情点燃这个冬天。
蹬雪摆臂,滑雪爱好者们从山腰呼啸而下,身影过后,雪道上留下一道道流畅的曲线。
滑雪爱好者 蔺咨月:我觉得滑雪这项运动给人带来的那种心跳加速的感觉和那种刺激的享受是非常激情四射的,对我来说是非常美好的一项运动。
张俊年,是一名高一学生,三年前迷上了滑雪运动,一开始他需要借助雪杖才能保证自己不摔倒,现在的他,脚踩滑板都能滑得很自如。
滑雪爱好者 张俊年:滑雪这个项目它不仅能够增强我们的体质,而且还能丰富我们的业余生活,希望全民能够参与到冰雪运动中来。
西宁市大通县金帝顺滑雪场总经理 赵波:随着冬奥会的带动,青海的冰雪旅游也会越来越旺。
冰雪热、冰雪游,让青海的冬季不再寒冷。纵观2021全年,青海的文化旅游事业在稳中求进中全面发力,多点开花。创作出《绣河湟》《大河之源》《青海情》等100多部紧扣时代脉搏的精品力作;为全省400个村(社区)配发文化设备,总投资达到2000万元;15个项目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代表性项目名录;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区获得文化和旅游部授牌;22家非遗工坊带动15万人就业;乡村旅游实现旅游收入31.2亿元,红色游、冰雪游、研学游、沉浸式体验等新业态层出不穷。
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 常红安:过去的一年,全省文化旅游行业科学应对疫情带来的各种不利影响,公共服务效能、非遗保护传承、文物保护利用、文旅产业发展、市场监管、对外交流与合作都在稳步持续推进,应该说为“十四五”开了个好局。
文化惠民方面。2021年,青海省博物馆推出“1+3”主题展览,展出文物2405件,多件文物珍品首次亮相,成为全国十大热搜展览。全省41个博物馆举办“山宗·水源·路之冲——一带一路中的青海”等展览63个。青海文旅消费平台上线运行,发放惠民消费券1000万元,推出200多项优惠措施,力促文旅市场回暖。各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线上线下参加展演580多场,惠及群众685万人次。“一朵云、一张网、一中心”铺设的数字文旅平台,带游客“云游”青海。
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 常红安:仅去年我们不完全的统计,线上“大美青海生态旅游”的浏览量超过20亿人次。接下来,我们将紧紧围绕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全力以赴地推进各项规划的落地、落实,推进青海文化和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