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进行时】海东:河湖长制绘就河畅 水清 岸绿 景美的画卷
海东市着力抓好水生态文明建设,以推进“河湖长制”工作为抓手,建立三级责任制体系,结合辖区内的环境整治,大力开展河道治理工作,统筹推进海东市三大水系(黄河、湟水河、大通河)“河湖长制”工作落地见效,绘就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画卷。
今年五十多岁的史得祥是海东市互助县塘川镇的河湖保洁员,负责管理和保护塘川镇境内26千米的河道。每天他都会沿着河边巡查河面有没有漂浮物,河岸有无垃圾。
海东市互助县塘川镇河湖保洁员 史得祥:“有垃圾都往垃圾箱里放,和以前比现在就特别干净整洁。”
塘川河是湟水河的一条重要支流,但河道沿线的污染源一直是塘川镇环保工作的一个难点,两岸“小散乱污”企业达到81家,严重影响着两岸村民的生活。2017年以来,该镇结合河湖“清四乱”问题整治,开展“清除河道违建违占”专项整治行动,改善沿线生态环境。
海东市互助县塘川镇副镇长 责任河长 解生祥:“畜禽养殖场总共有25家,像今年咱们全部拆除了以后,复绿的全部复绿。”
都说一个有山有水好生态的地方就是一座城市的后花园,作为海东市治理成效明显的互助威远镇毛斯湖湿地景观区,如今已是附近居民和游客休闲散步的好去处。
2017年初,互助县委、县政府投资7000万元实施毛斯湖生态保护与利用工程项目,彻底改善该区域生态环境,打造沿河滩延伸的湿地湖泊。
海东市互助县威远镇居民 张世慧:“生态环境越来越好了,每天晚上吃完饭之后我们就来这边散步,是特别好的一个去处。”
互助县水生态治理仅仅是海东市河湖长制工作的一个缩影,作为青海东部门户的海东,有着140条主要河流,是黄河、湟水河、大通河三大水系的必经之地,流经总长达400公里,过境水资源量为261.7亿立方米。今年6月22日,《海东市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方案》印发并出台行业部门分工方案,实现各县 “河长制”全覆盖。
海东市水利综合行政执法监督局局长 李登林:“今后,我们将继续坚持问题导向,明确目标任务。严格落实河湖‘清四乱’专项行动要求。全力推进河湖长制工作,确保一江清水出城出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