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青海网络广播电视台!

【行进青海·神韵黄南新印象】厚植生态底色 绘就绿色画卷

来源:长云网作者:王鹏编辑:赵文莉发布时间:2024-10-21 查看数0

近年来,黄南州以绿色生态为引领,推进多项创新举措,用行动护佑生态,绘就一幅天蓝、水碧、地绿的美丽画卷,奏响生态和谐的动人乐章。

洮河源国家湿地公园距离河南县城约70公里,境内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在水源涵养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奔流的洮河在李恰如山的臂弯里收起了汹涌,缓缓而下在湿地上画了一幅浓重的水墨画。行走其间,淙淙流水和啾啾鸟鸣,仿佛在讲述着洮河源的故事。

2018年,洮河源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建设通过国家级专家验收组验收,正式成为“国家湿地公园”,这也是青海首个国家级高寒湿地公园,成为我省又一张“国字号”生态名片。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中,如诗如画的洮河,奏响着大美生态的乐章。

记者 李斌:青山如黛,绿水潺潺,洮河源的自然之美令人陶醉。全力守护这片净土,践行生态保护理念。让黄南的蓝天、碧水、绿地,成为永恒的画卷。

多年来,黄南州河南县把生态保护优先作为第一抉择,突出绿色发展,全力推进“禁塑令”、县级干部责任田、生态保护工程等一系列创新务实举措,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生物多样性“家底”逐渐厚实。

青海洮河源湿地公园管理服务中心工作人员 叶仲:我们的湿地面积也在逐年增大,像阔叶类植物也是增加了7种。作为洮河源的源头守护人,我们积极严防死守,让这片河在我们河南县出口水质保持在国家二类水质标准。

在青海,保护生态是头等大事,生态之美,深深印刻在每一个人的心中,也渐渐成了老百姓自觉的行动。在海拔3600多米的黄南州泽曲草原,多杰老人坚守官秀湿地二十余载,用执着和信念,为湿地鸟类打造了一个家,为家乡守住了一片绿色。

记者 李斌:今年那对黑颈鹤夫妇回来了没有?他们家园有没有什么变化?

生态志愿者 多杰:比去年多了两个黑颈鹤宝宝,他们的家也还在原来的那个位置。

再次见到多杰老人,他依旧精神矍铄,他欣喜地向我们介绍起了黑颈鹤一家四口。进入十月,官秀湿地秋意渐浓。随着生态环境越来越好,来这里栖息的鸟类也越来越多,最多时达到2000多只,它们与周边的林木、水草一起,构成一个完整而美丽的湿地生态系统。

生态环保志愿者 多杰:我的家现在也成了黑颈鹤的家,这么多年的陪伴,我的鸟类朋友们也越来越多了,这也是我坚持下去的动力,现在大家也都会主动保护环境,希望这里的生态会越来越好。

黄南州泽库县宣传部常务副部长 季海洋:全国两会通道上多杰老人的故事被人们熟知,在我们的宣传和引导下老百姓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近年来泽库县的水越来越清,风景也越来越美,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筑牢生态环保理念,守护好这片绿水青山。

主动融入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黄南州坚决扛起生态环境保护的政治责任,紧盯“蓝天、碧水、净土”目标,持续强化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全州空气优良天数比例常年达到96%以上,境内水质达到或优于三类标准,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土壤环境持续稳定。各类生态环保督查问题整改持续推进,一大批生态环境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黄南州生态环境局局长 诺布尖措:近年来,黄南州勇担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政治与历史使命。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为抓手,全力打造“山水黄南”,积极推动重大生态项目实施,筑牢生态防线。防污治污精准有效,全方位治理黄河、隆务河等重点流域,对李家峡、洮河源等湖泊湿地大力开展生态保护治理,稳固提升水源涵养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