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青海:释放综合医改“红利” 切实保障群众健康
医疗卫生是保障人民健康的重大民生事业,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持续提升县级医院服务能力,是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重要抓手。近年来,我省始终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省各级医疗系统紧紧围绕改革目标,平稳有序推进各项改革任务,全省综合医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在海东市互助县中医院康复室,患者阿生福正在进行康复训练,一个月前,阿生福在干农活时突发脑梗,到青海省人民医院就诊,完成急性期治疗后回到了家附近的互助县中医院进行后期康复,目前阿生福病情基本恢复。
海东市互助县威远镇纳家村村民 阿生福:已经好的差不多了,这里的康复科都特别好,到这里来看病,费用也很省,医院服务也好,医生也很好。
2020年,互助县中医院成立了康复医学科,科室拥有先进康复治疗设备和相对完备的医疗配套技术,可进行各类功能障碍康复及训练诊疗项目,让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康复治疗。
海东市互助县中医院康复医学科副主任医师 石明艳:刚成立的时候还没有形成一个上下联动的系统,通过我们的医联体建设,现在患者如果重病,基层卫生院解决不了的来我们医院,患者对上下联动诊疗工作也是比较满意的。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是守护老百姓健康的“第一道防线”。互助县中医院以“派出进修”结合“专家引进”,从根源上提高医院医生诊疗水平。今年,江苏省南京市江宁中医院康复师陈永丽加入康复科开展医疗帮扶,指导开展各类康复培训。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中医院康复师 陈永丽:想把我们团队整合一下,分的更细化更专业一点,各方面的技术,两个医院可以共享。最终目的就是让病人得到一个专业高质量的康复。
多年来,互助县中医院通过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实现了医疗卫生服务上下贯通,医共体成员单位医疗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海东市互助县中医院院长 王晓林:达到了分级诊疗的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下一步,我院将做好深化医改,做到5个中心的有序建设,广大患者能享受到更加便捷、更高质量、更温暖的医疗服务。
在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科室,科室成员正在讨论一例肺部疑难病例。
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是西宁市市级重点专科,近年来,科室注重医疗人才培养,在本专业领域内复杂疑难病症及各种呼吸危重症救治方面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
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科主任 王明铭:通过进修学习,参加各种高质量的学习班,跟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西安市胸科医院建立专科医联体,国内顶尖的专家到这儿来给我们传授经验,让我们在家门口学到更多的技术,快速服务于老百姓。
自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确定为全省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试点以来,医院在医疗质量、医疗服务、临床科研能力提升等方面大胆探索,不断吸纳优秀人才、开展了三叉神经微球囊压迫术、全省首例机器人静脉麻醉手术等多项新技术新业务,为全省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试点工作做出了示范。
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医务部主任 刘勇强:无论从资金的投入、人才的培养、工作流程的创新上都得到了很好的提升,我们总共有100多项新的措施,从患者的就诊流程上开通了很多的绿色通道。在国家大的政策方针支持下,对我们下一步的高质量发展开启了一个更好的方向。
截至目前,我省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共建设临床专科80个、“五大中心”69个;深入推进县医院综合能力提升行动,实施中组部“组团式”帮扶、青南环湖支医,开展新技术新项目537项;持续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113家公立医院按照“一院一策”要求,制定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我省综合医改工作已从“量的积累”转向“质的提升”。
青海省卫生健康委体制改革处处长 王伟: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加快实施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完善分级诊疗体系。深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提升医疗卫生服务供给能力,推动实现“三转变三提高”,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