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嘱托 奋发有为·实干】青海省博物馆:赓续文化血脉 凝聚文博力量
博物馆承载着历史,凝结着记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近年来,青海省文博人勇扛新时代文化使命,进一步优化和扩大服务供给,推动青海省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青海省三江源民族中学学生 拉杰:第二幅图片是我们的赛马会,赛马会在7月下旬至8月初举办,在玉树州和果洛州都有举办,大家可以从图片当中看到赛马会的激情与热烈……
拉杰是青海省三江源民族中学学生,今天,学校举行“博物馆流动展览进校园”活动,作为“小小讲解员”,他正在细致耐心地给同学们讲解青海独特的民族风情,和大家深刻感受家乡厚重的历史文化。
青海省三江源民族中学学生 拉杰:为我们的同学介绍我们青海的非遗文化,让更多同学了解到我们青海的非遗文化传承。
青海省博物馆社会教育部主任 弓俭鸽:让孩子们去讲,他们能亲自感受到每一件文物背后的故事和每一段文物的历史。
作为“第三批省级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和“文化育人实践基地”,省博物馆充分发挥社会教育功能,通过建立馆校合作长效机制,共建博物馆青少年教育项目,将丰富的博物馆资源转化为学校教育教学资源,以品牌社教活动“流动博物馆”为依托,把博物馆“搬”进课堂,让大家在“行走的”历史课堂中,感受传统文化的浸润,厚植文化自信和家国情怀。
青海湟川中学高一学生 罗子骞:假期我也经常去省博物馆参观,然后了解到一个深邃而灿烂的青海。今天,我也在现场听了王馆长讲述文物国宝的故事,让我对青海的历史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感受到了青海非遗的生命力和传承的活力,感受到了青海民族文化的交流交融的重要性。
青海省博物馆馆长兼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 王进先:今年我们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就是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我们也会在未来通过数字化,通过社教活动,使博物馆的辐射能力得到一个持续扩大,进一步让孩子们知道家乡的文化,提升我们的文化自信。
青海省博物馆馆长兼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 王进先:我们展示出来的这个印章,比如说像这个第17枚,为了让大家看得非常清楚,我们把这个印模已经做好了,文物的本体也看得十分清楚……
青海省博物馆馆长兼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 王进先:刚才和我们的观众一起见证了我们的整个布展的简单过程。特别是我在摆放每一件文物的过程当中,我真的是手掌心冒汗,也感觉到我们把沉甸甸的文物,把这个堆积在历史层面的文物讲活,给大家解读得更清楚,阐释得更明朗,让文物来说话。
近年来,随着“文博热”持续升温,人民群众对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更加迫切。省博物馆通过丰富产品供给、延长服务时间、策划高质量展览等措施,创新优化文化服务,更加注重展览细节的打磨,精益求精地为观众带来更加独具特色的文化盛宴。2023年,省博物馆展览参观人数创下历史新高,共接待观众48.7万人次,与2018年相比增加18.4万人,增长率为76%。
青海省博物馆展览策划部工作人员 樊雪丹:我们一共有五个展室,历史展的话它是分为第一展室和第二展室。其它有我们的非遗展,还有考古成果展,还有一个这个红色展览。我们平时也会经常抽空余的时间,来我们自己的展厅里面进行巡查,然后也会询问一些观众他们的参观感受。
外地游客 孙女士:我是第一站选择了咱们的青海省博物馆,因为想看一下我们整个大青海的一个历史的传承,我觉得很震撼。这里面的工作人员都是非常热情的,各种指示标志也是非常清晰。
于静默中诉说沧桑繁华,在方寸间一览千年文化,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在传承祖先成就光荣、增强民族自尊自信的同时,一代代文博人在考古发掘研究、展览展示、传承弘扬等方面不断结出硕果,以文化情怀,坚守文博初心,推动青海省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
青海省博物馆馆长兼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 王进先:博物馆一次次的提升,和给观众展示更好的平台,是需要我们文博人在工作的过程当中精益求精。我希望更多的人走进博物馆,也希望我们更好地讲好青海故事,从而鼓励现在的人继续努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