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海采:民族团结一家亲 携手续写新辉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心任务,需要全国上下团结奋斗。”青海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创新发展。如今的青海大地,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日前,果洛州玛多县的39名中小学生刚刚结束为期5天的北京之旅。得益于国家电网组织的交流交往交融活动,玛多县中学生成立措和同学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祖国大家庭的美好。
果洛州玛多县学生成立措:这几天,我们去了天安门,爬了万里长城,我也感受到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团结友爱的大家庭,各个民族人民血脉相连,团结一心,我现在要做的就是好好学习,考上好的大学,将来为家乡和祖国作出贡献。
青海是民族区域自治地方面积最大、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比重最高的省份,汉、藏、回、土、撒拉、蒙古等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在西宁市城西区文亭巷社区,通过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该社区构建起“社区党委引领、楼院长协作、党员表率带动、各族群众积极参与”的共建共治共享新局面。
西宁市城西区文汇路街道文亭巷社区副主任罗世明: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凝聚各民族、发展各民族、繁荣各民族。我们将继续坚持把民族团结工作一体纳入基层党建工作和社会治理体系,全面构建“一核多元”的多民族互嵌式社会管理体系;构建互嵌社会环境,线下依托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便民服务窗口等场地资源,将民族阵地“触角”延伸至最末梢,真正让各民族在社区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青海坚持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小财政办出了大民生。在果洛州玛沁县人民医院,在中央财政和上海援青支持下,医院软硬件设施逐步完善,医疗水平显著提升。
果洛州玛沁县人民医院放射科执行主任郭灵芸:这里是我们玛沁县人民医院的CT室,这也是近几年建起来的。在党中央亲切的关怀下,在上海援青持续不断地助力下,果洛的医疗事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县乡各级医院硬件不断完善,医护水平也得到了提高,群众看病也很方便,这也是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最好阐释。
党的领导是民族工作成功的根本保证,青海出台的平安青海建设、乡村振兴等专项规划和政策性文件都将民族团结进步作为一项重要内容部署推动。
海东市循化县查汗都斯乡红光村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讲解员王旭瑞:在循化,各民族就像一家人一样,只有民族大团结,才能让农业不断发展,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各民族之间的情谊更加深厚,才能让循化的明天更加美好。
目前,全省建成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62个、示范单位33个、教育基地9个,全省所有市州和93%的县建成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