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写:开展专题询问 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9月25号上午,省人大常委会对我省贯彻落实黄河保护法和青海省湟水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情况进行专题询问。会上,八位省级部门和单位的负责人到场应询,回应关切,在一问一答中剖析根源,凝聚共识,明确思路,研讨对策。
青海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环资委主任委员郭臻先:请问省水利厅,我省在水资源刚性约束、水土流失治理、水旱灾害防御等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还存在哪些问题和短板?
确保专题询问取得实效,把脉问诊、精准询问是关键。“如何加强草原资源生态保护修复力度?在湟水河水污染防治工作中,如何进一步加强水环境质量监测?”专题询问中,常委会组成人员聚焦“一法一条例”实施中存在的难点堵点,坚持问题导向,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应询部门虚心听取,积极回应,在应答中直面问题,深入剖析问题症结。
青海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玉树州人大法制和监司委主任委员王永岬:聚焦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重点,着力查找存在的突出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向省政府有关部门进行了询问。开展专题询问是一种法定的监督方式,对于督促责任部门落实法定职责,促进黄河保护法得到有力有效落实意义重大。
青海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汤宛峰:结合我们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直面社会关注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通过交流互动,共同研究分析工作中的存在问题,明确了改进的方向和措施。使我们同向发力、同题共答,更好地保护黄河和湟水河。
“黄河宁,天下平”。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实地考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情况,为黄河保护治理、流域省区转型发展指明了方向,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擘画蓝图。2023年4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是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部署的标志性立法。
青海省人大环资委办公室主任袁克东:黄河保护法是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推进国家“江河战略”法治化的标志性立法。开展执法检查和这个专题询问,有利于推动各地各部门扛稳扛牢政治责任、落实落细法定职责,充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促进黄河流域、青海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青海省人大常委会委员、财经委委员薛洁:不仅让人民群众了解到我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中取得的显著成效,更加坚定了我们将继续坚定不移地按照中央、省委确定的“着力而行、向新发力”的战略部署走下去的决心和信心。
专题询问是人大常委会对“一府一委两院”实施监督的法定形式之一,紧扣改革发展中的大事要事,回应社会关切,更好地监督和支持政府依法履职。通过开展专题询问,落实重在保护、要在治理的要求,切实用法治力量守护好黄河母亲河。
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党组书记、局长杜平贵: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全面加强草原保护修复,促进草原生态功能的提升。要健全完善草原保护修复的规划,严格地落实草原资源保护制度,科学地开展草原修复治理,强化禁牧、放牧和草畜平衡的管理,全面促进草原科学合理的利用。
青海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崔智:以打造生态文明高地为方向,以建设产业“四地”为支撑,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践行“干部要干、思路要清、律己要严”的要求,努力在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取得新的更大成效。
青海省人大环资委办公室主任袁克东:省人大环资委将加强跟踪监督,以钉钉子的精神推动问题解决,把专题询问的成果运用好,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