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四川联合开展川陕哲罗鲑等珍稀濒危物种增殖放流活动
8月28号,青海省农业农村厅协同四川省农业农村厅、果洛州政府联合开展川陕哲罗鲑等珍稀濒危物种增殖放流活动。在农业农村部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组织指导下,24尾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川陕哲罗鲑后备亲鱼和15万尾重口裂腹鱼、齐口裂腹鱼等珍稀水生生物在果洛州班玛县玛可河流域放流。
果洛州班玛县农牧水利和科技局兽医站工作人员 韩婷:我们每年都会开展鱼类增殖科学放流活动,目的主要是增加鱼类的种类和数量,有效保护水生生物的多样性,实现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川陕哲罗鲑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是我国长江保护法明确的15种重点保护水生动物之一,是反映分布水域水生生物完整性和水域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我省高度重视川陕哲罗鲑保护工作,于2006年设立青海川陕哲罗鲑救护中心,开展玛可河流域川陕哲罗鲑等土著鱼类的保护宣传、渔业生态环境监测与资源调查、川陕哲罗鲑产卵场确定、珍稀濒危水生物种人工繁育及增殖放流等工作。自2022年我省启动川陕哲罗鲑栖息地种群重建行动以来,在四川省的捐赠支持下,目前已在玛可河流域累计放流40尾川陕哲罗鲑,将有效促进玛可河重建川陕哲罗鲑稳定自然种群。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产所党委书记 林珏:2024年我们取得了川陕哲罗鲑的子二代,这意味着川陕哲罗鲑的全人工繁殖取得成功,也是长江大保护和十年禁捕的重大成果。
青海省渔业技术推广中心高级工程师 李柯懋:现在我们包括玛可河流域,设置了监测断面是七个,通过渔业生态环境和水生生物的增殖放流活动,我们将进一步大力开展好长江禁渔期间玛可河流域以及其他长江干流的水生生物保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