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节日·中秋】寻味中秋 “青海味道”
中秋月饼,既是传承文化,也慰藉着人们心中的乡愁。中秋节期间,我省各地月饼制作、销售红火,青海传统大月饼的生产更是带火了乡村经济,成为中秋佳节里的“青海味道”。
随着中秋节临近,我省各地大小商超纷纷设置月饼专区,同时注重在月饼口味和创意上下功夫,在包装上选择“轻装上阵”。除了传统的五仁、黑芝麻、豆沙、莲蓉、蛋黄等口味,不少商家还推出了榴莲、巧克力、木糖醇等新式口味月饼,这种“简约”而不“简单”的月饼风格,不仅满足了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也让节日氛围日渐浓厚。
海南州共和县德吉生鲜超市休闲区主管 陈霞:从传统的五仁、豆沙馅到新颖的流心奶黄、冰皮月饼等,应有尽有,满足顾客的多样化需求。
海西州德令哈市民 李女士:月饼种类很多,口味也很多,带回去给老人和孩子吃,祝大家中秋节快乐!
月饼遇上“文创” 意味浓。在西宁市湟源县的馍馍店,将传统月饼与当下热点元素相结合,创新推出了带有雪豹印章的月饼,成为市场上的新宠。
西宁市湟源县古城糕点馍馍坊负责人 刘风:今年在网上看到那个雪豹非常地火,我就做一个章子试一下,客人看到后也非常地稀奇,卖得也非常好。
在青海,手工蒸制青海传统大月饼是很多群众过中秋节的共同习俗。在西宁市、海东市、海西州等地农村,村民们一家或是几家合作,共同制作青海传统月饼,为节日餐桌增添传统味道。
西宁市湟中区田家寨镇田家寨村村民 李增香:面是自己磨的,香豆也是自己种的,红花也是自己种的,菜籽油是自己榨的。
海西州德令哈市甘南村馍馍店店主:青海传统大月饼最主要的是火候,老一辈的人说,火烧得越旺,日子越红火。
海东市互助县丹麻镇温家村村民 湛文萍:因为在自己动手的过程中感受生活的幸福,这里有家的温暖,我也会把这份传统手艺传承下去。
在海东市循化县工业产业园内的青海金麦穗食品有限公司月饼生产车间,10多名工人分工明确,和面、塑型、烘烤、出炉、冷却包装等多种工序一气呵成,公司日产月饼约10000个。
青海金麦穗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 韩文忠:今年特别推出养生杂粮月饼、低糖精品等8款不同系列口味月饼。目前,订单量大概是20吨多,主要销往本地各大超市和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全国各地。
随着传统月饼的火爆出圈,一些企业组织当地村民生产青海传统月饼,开辟了一条带动村民增收、促进乡村振兴的新路径。在海东市高原硒都农牧科技开发公司,赶制订单的村民正忙着制作杂粮月饼。发酵好的玉米面揉好擀开,再撒上胡麻、红花等原料,待上锅蒸两个小时后,一个个色香味俱全的“开花”大月饼陆续出炉, 暄腾又香甜,满满都是家乡的味道。
平安月饼传承人 张英春:我们平安月饼现在也非常出名,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也想把这份技艺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尝到我们平安月饼。
青海传统大月饼不仅是青海人对中秋节的独特诠释,通过手工制作月饼,也延续着属于自己家乡的味道和传统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