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智润心 桃李芬芳】李希来:扎根高原育学子 深耕科研践使命
青海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二级教授、国家级教学名师李希来,从教36年来,忠于党的教育事业,坚定信念守初心,扎根高原育学子,做为人师表、为人示范的“大先生”和高原生态修复的“实践者”。
新学期开学,在青海大学智慧大厦的课堂上,李希来正和学生进行学术探讨。他把科研成果、学科前沿知识融入到课堂中,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服务国家战略需求 潜心开展科学研究”是李希来“教科研”的一生,也是他对学生的殷切希望。
青海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二级教授 国家级教学名师 李希来:我鼓励我的学生深入到农牧业生产一线、生态修复的主战场上去发现科学问题,然后室内来解决。看着我的学生走入社会,到各个工作岗位上能发挥作用,我心里非常高兴。
李希来认为,不深入到一线,就无法发现草原面临的实际问题。因此,他常年课堂、实验室、田间地头三点一线,针对野外生态环境和生产实际突出问题,提出科研思路和研究题目。他和团队开展的“高寒矿区植被恢复技术集成与示范”和“青海木里煤田矿区人工植被种群自我更新与调控对策研究”等研究项目,构建了高寒矿区生态修复技术体系,对青藏高原乃至世界高海拔矿区的生态修复具有示范引领作用。
青海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二级教授 国家级教学名师 李希来:我们团队也围绕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总体战略、为青海省的生态环境保护作出我们团队应有的贡献。
李希来情系三江源,矢志不渝做绿色生态守护人。他和团队在高寒矿区现场搭建实验室,反复进行无客土渣土改良、草种优选组合等一系列试验,形成了高海拔地区生态环境整治的青海经验。经测算,总节约治理成本约35.04亿元。在他和团队的努力下,青海大学草业科学专业也入选2020年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青海大学农牧学院草业科学系主任 张英:李希来教授作为我们草业领域的杰出名师,他把传道授业解惑已经做到了极致。从他这里,我也学到了怎么去做人,怎么去从事好教育和教学的一项工作,怎么去开展科研,我觉得既是我的同事,又是我的老师。
青海大学学生 柴瑜:李老师比较注重培养我们的科研兴趣,我们经常讨论我们的研究方向、研究内容,还经常抽时间带我们到野外实习基地,鼓励我们用科研来解决农牧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李老师)经常给我们说,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多年来,李希来积极展开科技兴农实践和社会服务,足迹踏遍三江源地区。截至目前,李希来先后主持各类科研项目30余项,出版著作5部,取得专利4件,获得国际领先水平的研究成果3项,先后荣获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教学名师、全国林业和草原教学名师等多项荣誉称号,培养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已成为我省草地生态环境相关领域的中坚力量。
青海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二级教授 国家级教学名师 李希来:所有的老师都去争取当教育家,我们教育系统就会为国家培养出更多有利社会的人才,我不敢说自己是教育家,但我力争自己作为一个好的老师,为社会培养更多有用的人才,为我们的草业学科作出我自己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