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拓创新 担当实干 奋力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青海实践——省委十四届七次全会精神在全省广大党员干部中引发热烈反响
担当实干谋发展,深化改革谱新篇。省委十四届七次全会对我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全面安排部署。连日来,全会精神引发全省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热议。
全面深化改革对青海来说,不仅是一项政治任务,更是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是一次因势而变加快补齐青海短板弱项的机遇,是一次顺势而为加快赶上时代潮流的机遇。建设现代化新青海,是每一位青海人的共同使命,要为之坚定信念,为之勇于担当,为之奋斗不止,要创造出更多的改革发展成果,不断把各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
青海省委党校社会与文史教研部主任 教授 杨晓燕:会议紧扣中国式现代化的主题,对青海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系统谋划、统筹安排。体现了省委带领全省各族干部群众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青海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政治自觉、政治站位和政治担当。作为一名党校教师,我们要把全会精神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确保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青海省委统战部综合协调处三级调研员 张超:将立足岗位,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创新宣传方式载体,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和民族团结进步故事,挖掘青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和现实实践,积极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四个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增强“五个认同”,为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青海实践贡献力量。
大家纷纷表示,要以时不我待的责任感使命感,开拓创新、担当实干,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青海实践,把习近平总书记为青海擘画的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青海更大贡献。
青海省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干部 甄荷艳:在工作中不断把握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对社会建设领域方面提出的新任务,更加突出为基层赋能减负增效、更加突出智慧高效治理、更加突出社会力量参与,围绕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共建共治共享格局,持续提高自身社会建设理论水平和履职能力,为不断提升全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人大工作者的积极贡献。
青海省总工会权益保障部干部 甄启玉:坚持以职工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扎实的工作,不断建立健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协商协调机制,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帮助职工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提升职工生活品质,使职工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海东市第二人民医院党委书记 达明山:进一步完善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运行机制,加快推进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进度,把加强特色学科、重点专科建设和三级医院创建作为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不断提升医疗技术水平,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努力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健康服务。
海西州乌兰县柯柯镇党委副书记 镇长 张庆元:立足柯柯“高原特色农牧业强镇”发展定位,进一步抓好重点工作落实,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韧劲,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躬身实践破解基层治理难题,实实在在办好利民惠民实事,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海东市互助县威远镇南街社区党支部书记 居委会主任 曾有娟 :努力营造社区各族群众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的共居、共学、共事、共乐、共建、共享的“六共”社区环境,切实用全会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全会精神在社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