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青海网络广播电视台!

青海:弘扬教育家精神 推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长云网作者:编辑:陈星霖发布时间:2024-09-09 查看数0

青海省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坚决贯彻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统筹推进教育软硬件建设,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在青海民族大学芳华楼,由童学军执教的《合唱与指挥》课程正在进行。从音乐理论基础知识到合唱的关键要点,童学军以自身独到的理解和充满活力与激情的讲解,让学生沉浸在课堂氛围中。

潜心扎根青藏高原美育教育三十多年来,童学军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倡导寓教于乐、因材施教,通过采用沉浸式的教学方法,借助作品分析引导学生找到与作品的共鸣,并将思政元素“润物细无声”地融入课程。目前,由他执教的《合唱与指挥》被确定为精品课程。

青海民族大学艺术学院硕士生导师 副教授 童学军:因为音乐是歌唱真善美,世间的真善美,那我们通过音乐,除了陶冶我们自己的情操以外,还要向社会、向我们的学生、向它传播的对象,传播一种真善美社会的责任感。

任教期间,童学军不仅专注于课程教学和研究,还注重扩大音乐教育的覆盖面。由他带领的“启明星”合唱团参与了省内外数十场重大展演活动并获得了众多奖项,一批批合唱团成员也得到了锻炼和成长。

青海民族大学艺术学院学生 高雪:让我感受最深的是,在教学过程中他不仅强调专业知识的传授,更注重培养我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他也经常教导我们,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塑造,这样的理念和教学方式也让我受益匪浅。

青海民族大学艺术学院硕士生导师 副教授 童学军:在新征程上,我们应该以教育家的精神为指引,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不断提升教书育人能力,在授业、解惑上精益求精,在传道、弘道上担负使命,为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美育教育浸润人心,职业教育让孩子们人生有了更多的可能。在海东市互助县职业技术学校,温生秀正在为机电专业的学生授课,通过采用“情景式”教学法,让枯燥的物理知识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便于理解。

海东市互助县职业技术学校学生 赵国龙:她的讲课方式也是特别幽默、易懂,她对我以后的求学路、就业方向也给了很多的建议,也让我规划了自己的人生之路以后该怎么走。

职业教育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基础工程。在教学过程中,温生秀还发挥机电专业“名师工作室”的作用,带领师生开展教研和技能大赛等工作,为学生创造提升技能、展现自我的平台。

海东市互助县职业技术学校高级讲师 温生秀:我觉得教育不仅仅它是教与学这层关系,它更多的是可能要给学生去树立一个榜样,就是树立人生观、价值观,关注学生,关注他的学习以及心理,然后给他树立目标,让他去怎么做,给他树立“大国工匠”意识,给他树立理想之后,他的目标就很明确了。

聚焦支撑现代化新青海建设的现实需求,青海统筹推进教育软硬件环境建设,今年5月,青海理工学院、青海职业技术大学顺利获批设立,全省高等教育布局结构进一步改善,不仅填补了我省理工类本科大学的空白,还打通了职业教育中、高、本衔接贯通的人才培养通道。全省各职业学校与华为、阿里巴巴、青海盐湖集团等省内外1400多家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与45家企业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订单班等,设立了25个大师工作室,培育15个产教融合性企业,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青海省教育厅教师工作处副处长 高劼: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采取有力举措,实施9项行动,实施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行动、师德师风建设专项教育行动、"教育家精神在青海"行动等,努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为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