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青海网络广播电视台!

【牢记嘱托 奋发有为·实干】湟中区西堡镇:真抓实干促嬗变 和美乡村展新颜

来源:长云网作者:编辑:陈星霖发布时间:2024-09-09 查看数0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打好乡村全面振兴漂亮仗,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西宁市湟中区西堡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一张蓝图绘到底,以实实在在的干劲稳扎稳打,有力有效绘就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和美乡村新画卷。

初秋午后,艳阳高照。走进湟中区西堡镇堡子村,干净整洁的乡村道路两旁树木葱茏,老人们一起聊天、下棋、唱歌,一片欢声笑语。

西宁市湟中区西堡镇堡子村党支部书记  运建祥:通过和美乡村的建设,治理了房前屋后的乱堆乱放,拆除了厕所、猪圈,改造了边渠,拓宽了道路,村民出行方便,提升了老百姓生活质量,巷道美化了,邻里关系也好了。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人居环境是基础。2021年以来,西堡镇按照“因村制宜 突出特色 节约用地”的原则,开展“低成本、微改造、精治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通过道路硬化、国土绿化、破损路面修复,全面提升村庄人居环境整体面貌,“天更蓝 水更清 道路更干净 村落更美丽”的美好图景成为现实。

西宁市湟中区西堡镇党委委员 武装部长  张海彦:加大基础设施短板弱项的完善,修建卫生厕所1718座,道路硬化26公里,铺设污水管网14公里。近三年累计争取项目资金8亿元,提升了全镇群众的幸福感和精气神,刷新了村容村貌“高颜值”。

西宁市湟中区西堡镇党委书记  商志刚:我们今天专门过来了解一下老百姓厕所使用得怎么样?

乡村治则百姓安。群众的满意就是干实事的动力。西堡镇党委书记商志刚常常带领村镇两级干部走进村民家中,与大家拉家常、议村事,倾听村民对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人居环境的意见。自“农村厕所改造”以来,西堡镇按照“改一户成一户 用一户好一户”的总体思路,全力以赴推动农村厕改工作。

西宁市湟中区西堡镇葛二村村民  曹昌彪:主要是现在有了管网,上下水都特别好。现在的生活也好。村容村貌也特别干净。跟原来相比变化特别大。

西宁市湟中区西堡镇葛二村村委会主任  曹昌寿:我们村现在有486户人家,家家户户都通上了污水管网,安装上了下水天然气,现在我们村儿的生活过得跟城市一样。

乡村环境越来越美,增收致富的渠道就会越来越多。一个个产业项目的成功落地,背后都是辛勤的汗水,更是智慧的结晶。西堡镇生态奶牛养殖基地是目前青海省投资体量最大的东西部协作产业项目和全省规模最大的现代化单体奶牛养殖基地项目,从2021年11月全面开工建设到如今,实现了绿色生态有机循环发展模式,乡镇干部们经常走访企业,深入调研产业发展现状。

西宁市湟中区西堡镇党委书记  商志刚:把你们的实时监控调出来,我们看一下视频,有些过程环境还需要进一步改善,包括饲喂通道,数据要及时更新。

围绕“乡村振兴”主线,西堡镇以重点项目落实为抓手,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循环种养殖产业,重点建设羲源集团独立储能、千亩菌菇基地、夏季草莓种植、林草科技等项目,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实现产业增效与农民增收的“双赢”。

西宁市湟中区西堡镇党委书记  商志刚:我们依托奶牛养殖基地的实践经验,持续实施夏季草莓种植项目,还有火锅食材分装车间等一批产业项目,我们实现了大力延伸产业链、健全供应链、提升价值链,有效拓宽了党员群众增收致富渠道,真正实现产业立镇、产业兴镇、产业富民的乡村振兴蓝图。

村有特色产业、户有致富门路。西堡镇以组织联建共建引领村集体经济发展,深入开展村集体经济“破五提十”专项行动,务实苦干,探索强村富民之路,奋力谱写村美人和、产兴民富的乡村振兴新篇章。

西宁市湟中区西堡镇党委书记  商志刚:我们西堡镇西堡村、堡子村、寺尔寨村等四个村实现村集体经济收益50万元以上,最高的西堡村达到了160万元以上,真正实现了村集体增收致富。西堡镇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共富先行,紧紧围绕“农民富、农村美、农业强”的目标,始终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加快农民增收、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不断激活乡村振兴发展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