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青海网络广播电视台!

【联播访谈·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专访青海大学财经学院教授曲波

来源:长云网作者:编辑:张琪发布时间:2024-09-03 查看数0

制度稳则国家稳,制度强则国家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总结和运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宝贵经验,要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为中国式现代化开辟广阔前景。为此,本台记者采访了青海大学财经学院教授曲波。

《决定》提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则,其中包括“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曲波表示,做好立法工作是贯彻落实《决定》,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的必然要求。要继续完善各方面制度机制,做到改革和法治相统一。

青海大学财经学院教授曲波: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我本人主要关注的是制度建设领域。近些年来,我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强化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法治保障工作。及时把改革成果和成功的经验做法,上升为法规制度,切实发挥法治的保障作用,更大力度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把制度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是新时代改革开放的一个鲜明特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总结和运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宝贵经验,其中一条重要经验就是“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加强顶层设计、总体谋划,破立并举、先立后破,筑牢根本制度,完善基本制度,创新重要制度”。曲波认为,在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产业发展上,青海以法治护航,不断探索,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

青海大学财经学院教授曲波:2017年8月1日实施的《三江源国家公园条例(试行)》是我国首部国家公园地方性法规。该《条例》的制定,率先发出了国家公园建设法治保障的青海声音,为国家公园立法探索了有益经验。2024年8月1日起施行的《青海省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建设条例》,该条例是我国首部以“生态优先”为核心原则的地方性法规,标志着青海省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中迈出了坚实一步。

找准产业发展与国家战略的契合点,青海深化打造产业“四地”、绿色算力的制度建设,目前,正在推进《青海省促进清洁能源产业发展条例》《青海省枸杞产业促进条例》等立法工作,以创新优势促进生态优势、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发展优势转化。

青海大学财经学院教授曲波: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加快推进清洁能源产业、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绿色算力等方面的立法工作,把成熟经验做法上升为地方性法规,为青海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