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小窗口” 助力优化营商“大环境”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必须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近年来,我省加快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以经营主体需求为导向,把推进职能转变、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和促进提升市场活力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从“小窗口”出发,优化市场监管营商“大环境”,不断增强经营主体发展信心,推动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在西宁市城西区政务服务中心城西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服务窗口,个体经营户刘明军在申请个体变更业务1天后,便拿到了新的营业执照。为破解企业、商户办事“来回跑”“多头跑”难题,省市场监督管理局通过青海省全程电子化登记平台,企业新设立时限压缩至“半个工作日”,围绕压缩时间、精简流程、提升效率等方面,实现限时办结。
个体经营户 刘明军:办结时间比较快,资料也相对简单,服务各方面都很好。
用“小窗口” 优化政务服务。我省推行经营主体信息变更“服务链”集成化服务,出台全省市场监管领域“高效办成一件事”总体工作方案,推动企业开办、信息变更和注销登记“一件事”有序落地。加快推进“开办餐饮店一件事”试点改革,为餐饮店开办提供“一站式”套餐服务。
西宁市城西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企业注册登记许可科科长 任东屏:坚持便企利民原则,推出企业登记容缺后补便利化措施,有效地解决了申请人因为材料不全而带来的“来回跑、多次跑”的问题。打造了政务服务的流动工作站,将服务延伸窗口前移,在全省推出了首个政务服务流动工作站,将传统的坐班式的服务变为出诊式的主动上门服务。
“小窗口”聚焦知识产权转化,释放企业发展潜力。在亚洲硅业(青海)股份有限公司,青海省专利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们正在沟通今年企业知识产权相关工作。近年来,我省强化知识产权协同保护机制,优化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布局,大力推进专利产业化,盘活存量专利。亚洲硅业目前拥有有效专利460件,其中发明专利118件。企业先后获得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的称号,企业内生动力不断释放。
亚洲硅业(青海)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管理处高级总监 鲍守珍:注重原始创新和核心技术突破,提高专利技术的创新性和先进性,根据市场需求和竞争动态,精准布局专利,确保专利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和价值。高效转化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激励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找准具有青海特色的知识产权保护切入点、结合点、着力点,我省着眼全省产业发展布局和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建立产业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机制,围绕盐湖产业、清洁能源产业,协同推进高价值专利培育工作和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建设,强化知识产权与区域协同合作发展。
青海省专利服务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 杨发:围绕着我们青海省的产业“四地”战略布局,合理分类型地梳理我们省域内的专利的存量,为其提供精准化的转化渠道和转化的平台。搭建知识产权转移转化的信息化平台,扩大转移转化的覆盖面和提高转移转化的效率,当中集聚信息的发布以及宣传价值的评估交易等功能。构建科学完善的价值评估体系,为企业以及研发机构在知识产权转移转化当中提供合理规范的价值评估,做好转移转化的中介桥梁作用。
以经营主体需求为导向,以服务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小窗口”瞄准营商“大环境”,省市场监管局持续提升服务效能,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截至上半年,全省登记在册经营主体58.06万户,同比增长3.35%;1到6月全省净增经营主体8492户。全省年度新增授权专利1921件,同比增长6.4%。全省在行政审批服务上“提速”、在经营主体培育上“升级”、在知识产权保护上“赋能”,运用改革创新办法,助力经营主体通堵点、解难题、破瓶颈,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助推青海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