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凝心聚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青海篇章
近年来,青海坚持生态保护优先,立足资源禀赋和区域特征,在产业“四地”建设上不断探索,因地制宜培育新质生产力,推进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取得更大进展,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青海篇章。
雪山之上,源头活水滋润山川草木、万物生灵。初秋时节,三江源头绿意葱茏、祁连山上林海苍莽、青海湖畔水清鱼跃……一幅生态画卷,更是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图景。
奋力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上取得更大进展。在打造生态文明高地上,青海不断深化认识,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快完善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体制机制。如今,草原植被综合盖度达到58.12%,湿地面积居全国首位,全省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多年保持在96%以上,长江、黄河干流、澜沧江出省境断面水质保持在2类及以上,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扎实推进……筑牢青藏高原这一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守护好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最珍贵的家底正在成为青海各族干部群众的行动自觉。
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省管理局办公室主任 才让多杰:立足祁连山国家公园高质量发展的客观实际、内在要求,进一步深化国家公园的机制机构的改革。加快国家公园信息化、标准化、规范化的建设进程,加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打造具有国家代表性和世界影响力的自然保护地典范上积极作为。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改革,青海立足资源禀赋和区域特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用改革开放这个关键招,在强化产业“四地”和特色优势产业科技创新、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加快发展以绿色算力为引领的新质生产力上实现新突破,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生动实践展现出更加开放共赢的广阔前景,高质量发展更有特色、更有成色。
国家能源集团青海电力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刘清辉:立足主责主业,积极投身青海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建设工作,实现了在青能源产业的高质量快速发展。公司装机规模连年倍增,黄河流域在建海拔最高、装机最大的玛尔挡水电站首台机组和第二台机组分别于今年的4月和6月如期成功并网发电。
向“新”而行,以科技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青海加快健全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推动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融通创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实施一批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重大科技项目,深化科技领域开放合作,着力攻克生态环境、盐湖资源、清洁能源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增强现代化新青海建设创新动力。
青海省科技厅党组成员 副厅长 朱生海:坚持机构改革和体制改革齐步走,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两手抓、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相融合、平台建设和主体培育同推进,找准青海在国家全局中的战略定位,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在推进科技水平自立自强上展现青海担当、作出青海贡献。
积极把握国家发展新机遇,汇聚高质量发展澎湃动力,中国式现代化是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推进,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开辟广阔前景。新征程上,青海将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开辟中国式现代化广阔前景,凝心聚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青海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