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 传承弘扬‘两弹一星’精神”主场活动举行分组座谈交流
8月28号,青海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传承弘扬‘两弹一星’精神”主场活动举行分组座谈交流。来自理论界、核工业航天界、新闻传媒界、青年党团员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专家学者,分别围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化“两弹一星”精神研究阐释、勇做“两弹一星”精神的继承者和实践者、媒体融合发展大势下的红色基因传播、庚续精神血脉,培育时代新人等主题进行座谈交流。
在核工业航天界座谈交流中,两大行业与会嘉宾,结合各领域工作实际,聚焦“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 加快推进航天强国建设”、“铭记‘两弹’历史 赓续红色血脉”“弘扬‘两弹一星’精神 助推‘核人才’培养”等内容交流研讨,并初步达成了《共建“两弹一星”精神传承实践红色联盟共识》。
来自理论界的与会专家学者从如何在新时代弘扬和继承好“两弹一星”精神、老一辈科学家的精神伟力,如何将“两弹一星”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等方面作了发言。
浙江大学档案馆副馆长 赵朝霞:我们担负的使命就是要把老一辈参与“两弹一星”的这些珍贵的史料收集好,整理好,要更多发扬弘扬好我们“两弹一星”的文化传承。通过校园文化的建设,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进行浸润式的教育,传承好“两弹一星”精神。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副院长 顾华详:“两弹一星”精神在中国最困难的时候挺起中国脊梁,它发挥了最核心的作用。那么我们作为理论界来讲,在今天也更加需要进一步深化,或者是赋予“两弹一星”精神新的时代内涵,我们要用“两弹一星”精神新的时代内涵来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进一步把我们“大美青海”建设得更加美好,进一步把西部建设得更加美好。
在新闻传媒界座谈现场,来自人民日报社、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日报社、人民网等中央和兄弟省市新闻媒体及省内新闻媒体、高校的相关传媒专家,基于社会深层演进、传播深刻变革、媒体深度融合进行了深入探讨。大家一致表示,要进一步整合资源、共同发力、各展所长,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红色文化传播矩阵,推动“两弹一星”精神更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
来自全国各地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主要负责同志、青年党团员共聚一堂交流讨论,推动红色资源与青年爱国主义教育有机结合,用具体行动让“两弹一星”精神在新时代熠熠生辉。与会单位达成了《共建青年爱国主义教育红色联盟共识》,并将以此次座谈会为契机,密切合作,持续加强青年爱国主义教育,赓续红色血脉、培育时代新人。
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党总支书记 副馆长 张勇:讲好我们老一辈的“两弹一星”的故事是至关重要,但是同时我们也要把它在新时代的精神内涵要传递给我们的青年学者,因为他们给我们遗留下来很多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同时也是我们进行精神宣讲的最为宝贵的教材,我们有信心把这个事情做好。
华龙网副总裁 副总编辑 朱翔:我们要把红色故事讲好、讲活,在语态上要适配年轻受众年轻用户,让我们的叙事,我们的语言更加年轻化,要也不断用新技术、新的创新的手段来呈现我们红色故事。
抗美援朝纪念馆党委书记 馆长 刘静媛:在交流过程中,大家提出的一些新理念、新观点和新做法,互相之间都有很大的启示和借鉴作用。伟大抗美援朝精神和“两弹一星”精神有着非常密切的契合之处,那么这种精神气质过去需要,现在需要,将来依然需要,这也是我们传承红色基因,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需要共同赓续的精神血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