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嘱托 奋发有为·实干】省文化和旅游厅:持续用力 真抓实干 维护大美青海文旅形象
今年上半年,全省接待游客22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91亿元。旅游旺季以来,全省文化和旅游系统坚持实干为要,主动作为,切实加强旅游市场综合整治工作,全力营造“平安、和谐、文明、有序”的文旅市场环境。
青海湖日出最佳观赏位置——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黑马河景区,每年都会吸引无数游客前来打卡。尤其今年,景区游客人数攀升。为给游客提供更好服务体验,景区不断优化丰富产品供给。日前,省文化和旅游厅的工作人员到景区实地检查督导安全管理、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情况。
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市场管理处副处长 马军:摆渡车的运力能不能保证游客的正常运送?海南州共和县黑马河镇党委副书记 镇长 金光红:可以,我们去年4个村联合有32辆摆渡车,今年我们在32辆的基础上重新购买了10辆摆渡车。
今年旅游旺季,省文化和旅游厅安排8个分片包干督导检查组采取四不两直、明察暗访等方式,赴各市州检查责任片区旅游服务保障及应急处置等情况,督促指导责任片区用心用情做好服务,全力提升游客出行体验。
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市场管理处副处长 马军:截至目前,8个督导组进行了3到4轮的全方位全覆盖的督导,主要督导的内容就是进行安全生产、环境保护、服务质量和厕所卫生等问题。
西宁市湟源县日月山景区负责人 郝毅:把我们所有的游步道进行了修缮,包括有些地方不平的、破损的,全部进行了更换。
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 常红安:包括基础服务设施在内,包括很多细节问题,以后还是要持续,一定要持续抓好,不能一阵风。
今年7月,省文化和旅游厅督导检查组在西宁市湟源县日月山景区发现脏乱差和安全隐患等问题,责令其停业整改。日月山景区从环境卫生整治、基础设施提升、市场秩序等6个方面积极整改,取得良好效果,景区现已重新开放。
西宁市湟源县日月山景区负责人 郝毅:我们已经完成了景区内的基础设施的全面摸底排查工作,并完成了维护修复工作。同时,对重点区域进行全方位无死角的卫生清洁工作,全面消除安全隐患,并要求明码标价。现景区的日人流量达到了6000人左右,游客的满意度较高。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提升服务品质,形成质量有保障、价格有参照、投诉有态度的管理长效机制。
今年是青海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提质提升年,全省文旅部门把旅游服务质量视为“生命线”, 聚焦事关游客切身利益的重点问题强化督导检查,精准施策,截至目前,各级文旅部门集中查办案件56起,对近200件涉旅服务不规范问题立行立改。
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 常红安:对于我们发现的风险隐患,一律责令在最短时间之内整改到位,把抓落实作为第一要务,实行清单式管理,台账式推进。同时我们也指导各地区落实好主体责任、行业的监管责任以及企业的主体责任,我们延伸监管的触角,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对于各类安全隐患我们一个也不放过。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全省文旅部门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服务宗旨,苦练“内功”,做好服务、丰富体验,多措并举提升服务水平。在确保全省文旅市场安全平稳有序运行的同时,用细致暖心的服务让更多“头回客”变为“回头客”,维护“山宗水源 大美青海”良好文旅形象。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 常红安:“山宗水源 大美青海”品牌维护和彰显,需要我们久久为功;高水平生态保护、高质量旅游发展,需要我们持久发力;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需要我们时刻践行“干部要干、思路要清、律己要严”的工作要求,坚持规范管理,以保护自然生态的“硬约束”,提升服务质量的“软实力”。用辛勤、努力和汗水在新时代新征程向党中央和各族人民群众交出一份满意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