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弘扬“两弹一星”精神】青海:让“两弹一星”精神在新时代熠熠生辉
60年前,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相继在青海研制成功。由此,“两弹一星”精神成为青海独特的人文历史标志。60年来,青海高举“两弹一星”精神火炬,深入挖掘“两弹一星”历史遗存与文化基因,传承弘扬“两弹一星”精神,主动肩负起历史重任,让“两弹一星”精神在新时代熠熠生辉。
60年前,在海北美丽的金银滩草原,汇聚了23位“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及3万余名建设者,他们隐姓埋名、战天斗地、攻坚克难,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用青春和汗水创造出惊天动地的功勋伟业。
60年过去,这片红色土地再度迎来四方之士,他们追寻前人的足迹,在每一步探寻中深刻体悟跨越时代的磅礴力量。在青海两弹一星干部学院,正在进行一堂“实事求是铸就坚实盾牌”的现场课堂。
青海两弹一星干部学院专职教师 张贵沛:通过爆轰实验中鲜为人知的感人故事,让学员通过感受历史留下的记忆来磨砺党性心性,提高党性修养,感受当年先辈们的艰苦奋斗,继而让学员自觉地成为“两弹一星”精神的弘扬者以及传承者。
青海两弹一星干部学院办学以来,高质量承办中央组织部、中央统战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省内外单位举办的各级培训班570期,培训学员10.4万余人次。
青海两弹一星干部学院教务部部长 鄂德海:以现场教学为特色,突出党性教育品牌,以传承弘扬“两弹一星”精神为主线,挖掘“两弹一星”教学资源,发挥阵地优势,创新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推动“两弹一星”精神进课堂、进教材,通过集体共学、专业融学、持续深学等方式,以实绩实干推动“两弹一星”精神落地见效。
真实的故事自有万钧之力,青海持续深入挖掘“两弹一星”文化基因,“两弹一星”精神从课堂走向更广阔的文化舞台。前不久,我省以“两弹一星”真实故事为基础,重点创排的歌剧《青春铸剑221》入选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与时代同行 与人民同心”新时代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活动,于7月31号、8月1号在北京天桥剧场成功上演。该剧以青海金银滩上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研制的真实故事为基础,叙写金银滩上感人至深的青春岁月,赞颂广袤草原中尘封数十年的“平凡”往事,讴歌了科研先驱为祖国舍生取义的英雄壮举。
歌剧《青春铸剑221》主演 王雪:我们这一群年轻的演员把这部剧展现在舞台上,就是想让大家知道当时在青海的金银滩草原,有这样一群来自祖国大江南北的青年志士,他们为了能够让中华民族挺起脊梁,在这片热土上艰苦奋斗、无私奉献、自力更生,也希望通过这部剧更好地传承“两弹一星”精神。
重温科技先驱的壮志雄心,描绘有血有肉的传奇人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来临之时,青海将来自“两弹一星”的艺术创作能量和“红色光芒”展现在更多人的眼前,让曾经指引先辈们一往无前的信念力量,在新时代里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彩。
青海省演艺集团党委委员 副总经理 冯堃:更好地弘扬青海的红色革命题材的文化,把有青海特色的文化资源创排成舞台剧目的形式,更好地展现青海的形象。
传承60载,从筚路蓝缕到星辰大海。“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凝结成了一股无坚不摧的力量,在新时代汇聚起不竭的精神动力,激励每一个身处当下的中国人,继承先辈优良传统,投身祖国现代化建设,扛起民族复兴的伟大旗帜,肩负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