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青海:聚力创新平台建设 打造高质量发展引擎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紧扣省情实际,积极融入国家战略,把构建地域性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作为打造高原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抓手,聚全省之力整合重组,目前,我省各个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正在稳步推进。
在青藏高原国家种质资源库,研究员正用非接触式标本扫描仪,将收集到的植物标本扫描录入信息库。经过操作,这株植物成功录入“族谱”。接下来,研究员还要挖掘每一株植物的各种价值并记录在册,为后续各类研究提供资料支撑。像这样的样本,在青藏高原国家种质资源库已经有八万多份。
青藏高原国家种质资源库副主任张发起:首先是要晾干,做含水量测定,等降到15%之后去做一个长期保存。目前我们有6支科考队也在青藏高原各地进行采集。保存这些种子,保存这些植物的遗传信息,为我们未来利用这些植物,提供一个可能,能够为我们改良作物、改良果蔬,提供一些材料。
2021年,青藏高原国家种质资源库通过整合8个省级重点实验室,组建了青藏高原种质资源研究与利用实验室。成立以来,实验室形成150 万份以上种质保存和5000份年鉴定分发能力,实现种质存储、科学研究、产品开发、人才培养等六大功能有机统一。成功建成了全国第一个高海拔、生态脆弱地区的种质保藏基地和科研基地。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党委书记所长研究员 陈世龙:下一步,以安全保护和高效利用为核心,大幅提升资源保存总量并优化结构,攻克一批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关键技术,界定挖掘一批有重要利用价值的新种质、新材料、新基因,创制一批突破性的新种质,为我国应对各类自然风险、保障国家种质资源安全提供科技支撑。
在现代藏药创制全国重点实验室研发成果展示大厅,安儿宁颗粒等25种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藏药新药和玛诺系汤舒心颗粒等38种新制剂陈列在展柜里。这是现代藏药创制全国重点实验室众多研究员多年努力的成果。近年来,实验室不断强化人才引进,扎实开展科研攻关,积极推进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工作,在藏药新药开发、文献信息化研究、新制剂开发等多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丰硕的研究实绩标志着我省藏药研发进入国家技术创新体系行列。2022年,实验室被列入“青海省十大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培育建设项目。
现代藏药创制全国重点实验室药理研究基地主任李啟恩:重点实验室它还肩负着一个抢占国际话语权、标准引领国际藏医药的一个历史使命。我们进一步整合全国最顶级的一些合作单位,拓展一些新方法新技术,在重组的过程中我们也把高原医学作为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一方面挖掘一些传统的特色疗法,再一个方面我们也在发掘改善睡眠、缺氧、慢性高原病的一些新药,多方面发力,在进一步保障高原居民健康的同时,也进一步地为国家发展战略作出应有的贡献。
十大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是我省打造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载体,也是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支撑。近年来,省科技厅不断优化重点实验室布局,构建重点实验室梯级培育体系,打造高原战略科技力量。目前,我省有3家国家重点实验室,5家省实验室、83家省级重点实验室、8家联合实验室。初步构建了省级重点实验室—省实验室—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的梯级发展培育体系。
青海省科技厅党组成员 副厅长朱生海:省科技厅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部署和十大平台工作推进会精神,积极主动融入国家创新体系,精准对标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标准,加大政策、项目、资金支持争取力度,进一步加强绩效评估和动态管理,全面提升平台培育建设质效,为现代化新青海建设夯实高水平创新底座、打造高质量发展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