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青海:持续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
自2014年“四好农村路”建设工作开展以来,青海加快补齐发展短板,推进路网改造升级,提升管理养护水平,优化运输服务品质,农村公路通达深度、覆盖广度、服务满意度明显提升。
十年来,全省成功创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6个、省级示范县13个,创建全国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2个,“四好农村路”示范创建逐步实现由区域示范引领向全域达标发展转变。同时,因地制宜开展“农村公路+”融合发展模式,推进农村公路与产业园区、旅游景区、传统村落、特色小镇等有机结合,促进交通联农联产联景,实施旅游路、资源路、产业路等乡村振兴项目1万余项,完成192个易地搬迁村配套道路建设。
西宁市湟源县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 局长 张世晟:2023年成功创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为高水平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提供有力的交通运输保障。
目前,青海探索推行“日常养护群众化、小修工程专业化、养护工程项目化”多元化养护模式,安排“四好农村路”公益性岗位人员1.46万名,以“以工代赈”方式吸纳本省农村劳动力2.45万人,汇聚“四好农村路”发展的合力。
黄南州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 局长 张效勇:黄南州于2018年在全省率先试点开展“路长制”工作。现已建立健全覆盖州县乡村四级的路长体系,全州农牧民群众保护路产路权、爱护公路设施、主动参与养路的意识进一步增强。
十年来,全省累计投入资金201.67亿元,新改建里程5.26万公里,全省农村公路总里程达6.71万公里,占全省公路总里程的75%。政府主导、行业监管、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基本形成。目前,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公路通畅率达100%,乡镇通三级及以上公路比例达78%,较大人口规模自然村通硬化路比例达75%。
西宁市湟源县大华镇塔湾村村民 李宝林:无论是农民外出务工,家乡振兴及各行各业都起到了极大促进作用。今年又实施了污水管网、道路硬化、增加了明亮的路灯,现在我们老百姓越过越好、越过越幸福。
十年来,青海围绕建设交通强国,聚焦助力乡村振兴,畅通农村公路微循环,构建“建设与养护并重、修路与兴业并举、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并行”的农村交通发展新格局。
青海省公路局副局长 张发军:聚焦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交通强国建设,加快构建广覆盖深通达的农村公路网,持续推进农村公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切实改善提升农村交通通行条件,健全完善优质高效的运输物流服务体系,全力推进“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