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嘱托 奋发有为·实干】孔庆宏:用脚步丈量民情 用行动温暖民心
乡镇是最基层的一级政权组织,处在推动一方经济发展、带领一方群众致富、维护一方社会和谐的最前沿。海北州门源县青石嘴镇党委书记孔庆宏作为其中的一员,始终以实干为要,行胜于言为己任,用脚步丈量民情,用行动温暖民心。
要说青海的夏天哪里最美?那么门源县青石嘴镇的油菜花必须独占鳌头,花海出名了,可并不是所有村子都能吃上旅游饭,青石嘴镇党委书记孔庆宏通过走访了解到红山嘴村、红牙合村两个村没有村集体经济,村民收入单一,去年他在两村之间着手打造红山(1314)观景台。
海北州门源县青石嘴镇党委书记 孔庆宏:我们依托红山把两个村的村集体,就是说闲置资金和我们乡村振兴的资金整合以后,谋划了这个项目。
记者:那么给老百姓带来了什么样的收益?
海北州门源县青石嘴镇党委书记 孔庆宏:目前来说,一期我们投资了500万,后续二期我们将投资1000万,截止目前我们在这个上面设置了18个摊位,然后有22个农家院,另外景区里面招收了20多名本地的村民在这从事各种岗位,人均月工资达到2000多元。
蓝天白云下,远山如黛、大地如织,那么如何给壮美的风景赋予丰富的内涵?青石嘴镇党委书记孔庆宏依托神话故事从红山脚到红山顶,修建了1314级台阶,相爱一生的主题设定让这里成为年轻游客的打卡地。
甘肃游客 童淑英:感觉景区特别好,好像是东方瑞士的那种感觉,特美,特舒服。
如果说优美的风景陶醉了游客的心,那么产业赋能的乡村振兴鼓起了乡亲们的口袋。
海北州门源县青石嘴镇红山嘴村村民 韩文亮:我们村里建了一个观花台,打工的都回来开了农家院,准备都是这边的特产,黄蘑菇和一些小菜,不用去打工,在家自产自销。
红山(1314)观景台是继圆山观花台后又一自然风光与人文韵味并存的综合景观。对于青石嘴镇的居民来说,变化的何止是大家的口袋?人居环境的不断改善也是提升幸福感的重要举措。
记者:书记,我每次来青石嘴镇,然后发现每一次的变化都不一样,咱们在发展旅游的同时,在人居环境上有哪些变化?
海北州门源县青石嘴镇党委书记 孔庆宏:人居环境方面我们也是做了大量的工作,比如说像我们现在看到的泥巴上墙,我们都是考虑到就是说结合我们当地的实际,比如说我们去年也实施了厕所革命,14条路就是硬化路我们全都给实施了,在原有的基础上我们不搞大方位的这种变化,不能丧失原有的古朴风格。
门源县融媒体记者 马丽娜:这里是门源县青石嘴镇红山嘴村,之前这里下雨时山上的泥水流下来,泥沙会将这条路覆盖,那么现在有了我身边的这条水渠后,路面变得非常的干净整洁,也极大方便了群众出行。
人居环境的改善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青石嘴镇通过合理规划、情理兼顾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全面提升全镇人居环境质量。对于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小镇,青石镇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创新工作机制,做到让各民族之间从相处到相融。
海北州门源县青石嘴镇宁张路社区党支部副书记 刘锋:社区单独设计出了七色志愿星,主要是针对咱们的民族团结方面,促进咱们的各民族就是交流、交往、交融方面做的一些基础工作。比如像我们绿色健康管理卡,它主要是针对我们辖区的70岁以上的老人,支部就是采取一对一的家庭健康医生上门服务。
海北州门源县青石嘴镇党委书记 孔庆宏:首先我们是打造了石榴籽诚信市场,价格相对于县城都要优惠一些。其次就是说我们每年都会搞一届石榴籽杯的篮球赛,来促进各村各民族的融合。
其实越是基层工作越是繁杂,但作为镇党委书记的孔庆宏却有着自己的办法,那就是走出办公室,走到群众中,真正了解群众所思、所盼,用心贴近群众,真正用行动做到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带领群众致富、维护社会和谐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