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青海网络广播电视台!

【文化中国行】西宁:让河湟文化在传承中历久弥新

来源:长云网作者:编辑:侯桂青发布时间:2024-08-03 查看数0

近年来,西宁市以创建国家级河湟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为抓手,深入挖掘河湟文化蕴含的丰富内涵,不断创新传播形式、传播载体,让文化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不断增强河湟文化的生命力、传播力、影响力。

史家星是大通农民画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最近他正在创作一幅反映青海社火的作品,丰富的色彩、独特的表现力,河湟文化的独特魅力跃然纸上。

大通农民画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史家星:农民画和河湟文化紧紧相拥,也就是民间民俗文化的一种,通过现在的文创产品,把我们农民画能做到文创产品上,让大家能看到。

除了静态展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外,由西宁艺术剧院复排演出的舞蹈诗剧《河湟》通过动态展演的方式,同时结合专家意见和观众期待,以艺术精品的标准和精益求精的态度,提炼每一幕的叙述主题核心,环环相扣突出河湟主题,不断增强河湟文化的生命力、传播力、影响力。

西宁市艺术剧院有限公司总经理  史红刚:融入了湟源排灯、青绣、湟中高跷等非遗文化,同时也加入拉面舞、陶鼓舞、丰收舞等具有明显青海文化特色的舞蹈元素,体现了浓厚的青海本土文化以及灿烂的河湟文明。

坐落于沈那遗址公园的西宁市图书馆、西宁市文化馆、西宁市美术馆、西宁市博物馆,深入挖掘河湟文化内涵,提升优秀传统文化“软实力”,让更多市民在参与群众文化活动中,提升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让河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今年以来,已累计开展活动167场次、参与群众20多万人次。

西宁市民  陈同钰:把我们青海的河湟文化传播得更远更广,让全国人民都有所了解。

西宁市文化馆业务综合办公室干部  张泽麒:西宁市文化馆以“韵河湟”为主题,打造河湟文化品牌,并将保护、传承、弘扬河湟文化,为市民奉献具有民族特色、地域特色、时代特色的河湟文化,用艺术的形式让全国各地更多人认识西宁、走进西宁、感受西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