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砥砺奋进前行 绘写果洛壮美新画卷】果洛:共同富裕 铺就乡村振兴“康庄道”
果洛州在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注重优化产业结构,建强基层人才队伍,持续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提升乡村产业发展空间,铺就乡村振兴“康庄道”。
盛夏时节,位于果洛州久治县门堂乡的女儿湾景点迎来不少游客打卡拍照。作为久治县重点打造的文旅项目,近年来在上海对口援青帮扶下,女儿湾景区建设已初显成效。先前在甘肃从事导游工作的采毛措,在了解到自己家乡也有适合自己发展的平台后,选择返乡就业。
久治年宝玉泽文旅开发建设有限责任公司门堂片区经理 采毛措:现在所看到的这个风景是去年开始发展起来的,然后发展到现在这个模样,我们当地的牧民收入也跟着上来了。
目前在女儿湾景区设置的咖啡屋餐饮点和太空舱住宿点已经带动当地10余名青年就业,景区单日最高营业额达到八千元。由女儿湾带来的客流也对当地畜产品和文创产品销售起到促进作用。
重庆游客 徐先生:第一次来,远景宏伟壮阔,非常辽阔,近景真的也不逊色,漫山遍野全是绿色,各式各样的小花小草,映入眼帘,冲击你的视觉神经。
果洛州久治县门堂乡副乡长 訾明材:通过女儿湾的建设,辐射带动农畜土特产品销售、助推文牧旅融合发展,进一步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
聚焦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目标,在对口援青机制下,今年,上海还将持续加大对女儿湾的投资力度,将其打造为文旅融合的示范性项目。
上海市第五批援青干部 果洛州久治县委副书记 副县长 王远鸿:今年我们已经安排了援青项目经费500万元,第二步我们就要发展门堂乡的全域旅游,第三步就是在把门堂乡全域旅游打造成标杆品牌的同时,更好地来发展智青松多镇的文旅示范区,同时按照百里画廊的规划,把我们整个的久治县的文旅形成一条线,真正把文旅产业发展起来。
乡村振兴,产业是基础,组织是关键。在果洛州玛多县玛查理镇,刚上任的村委会主任普哇杰正在走访邻村合作社,学习藏羊产业发展的优秀经验。近年来,玛多县玛查理镇把党建引领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第一引擎”,聚焦短板弱项,筑牢基层根基,以组织振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果洛州玛多县玛查理镇江措村村委会主任 普哇杰:发挥我们青年村干部的优势,敢于创新,学习其它村的优秀经验,不断壮大我们村集体经济,带领我们群众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着眼于未来发展,玛查理镇还建立起村级后备干部人才库,大专以上学历占比40%,35岁以下占比50%,村干部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
果洛州玛多县玛查理镇组织委员 张盟:对每个村补充了一名有想法、有活力、学历相对较高的年轻村干部,重点帮助解决个别村干部队伍结构老化、产业发展思路单一等问题,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产业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党建引领筑就坚强堡垒。果洛州通过“跟岗实训”培育、实施“更新换代”工程、学历提升工程等系列措施,确保到2024年底,每村有1到2名成熟可用的村党组织书记人选、40%以上的村“两委”中至少有1名大学生,一批有文化、熟政策、见识广、懂技术的集体经济“领头雁”,有力有效助推乡村振兴。
果洛州农牧和科技局党组书记 局长 班玛叁志:通过建强村两委组织,有效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过去一年全州建立367个村集体经济储备项目,实现村集体经济项目收益6100余万元,188个行政村中收益50万元以上的“强村”52个,聚焦发展生态畜牧业当家产业,一批龙头企业持续壮大,带动作用不断增强,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工作稳步推进,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