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砥砺奋进前行 绘写果洛壮美新画卷】果洛:生态立州 绘就壮美“新画卷”
果洛州坚持生态立州战略,聚焦生态保护和修复重点工程,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全州生态系统得到有效改善,生物多样性加快恢复,生态底色愈发亮丽。
盛夏时节,果洛草原迎来了一年中最美的时节。在达日县一处地表植被检测点,县自然资源和林业草原局工作人员正在进行草地样方监测。初步监测表明,经过治理和封育的区域,草地的原生植被不但得到了恢复,植物的多样性也得到了增加。
果洛州达日县自然资源和林业草原局林草站副站长 肉赛:像这个地方种出来的是冷地早熟禾、垂穗披碱草、草地早熟禾这三种,这三种是我们生态修复的草种,这些长出来以后,它现在长出了黑褐苔草、紫花针茅、毛茛、达乌里龙胆等很多很多。
作为果洛州黑土滩面积占比最高的县,达日县中度和重度退化草原面积一度达到1180余万亩,自2005年开展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一期工程至今,二十年的时间里,累计投资8.6亿元,治理面积达到320万亩,并在全省实施了首个“黑土坡”治理示范试点项目,探索出生态修复治理的“达日经验”。
果洛州达日县自然资源和林业草原局副局长 贺文靖:就社会效益这一块来说的话,牧民通过生态修复不用再转场,不用再去承包草山,不用再去较远的区域来放牧,节省了开支,提高了收入,植被覆盖度从最早的46%达到了现在的58.9%。
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治理,在果洛州玛沁县洋玉林场管护重点区域,场长才旦加正和生态管护员共同开展巡护工作,作为玛沁县建设最早的国有林场,洋玉林场总面积36万多公顷,该区域内的森林植被对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具有重要作用。
果洛州玛沁县自然资源和林业草原局洋玉林场场长 才旦加: 我们的管护越来越规范,野生动植物种群也丰富,像白唇鹿、马鹿等成群出现,整体的植被覆盖率增加,整体保护成效也非常明显。
由于林场辖区多为高山峡谷地貌,每逢夏季,山体滑坡事件时有发生,为应对此类突发事件,玛沁县自然资源和林业草原局抽调经验丰富的生态管护员成立自然灾害应急队,对重点山体监测设施和危险路段定期开展巡查巡视,发现隐患及时上报处理,保障周边群众安全。
果洛州玛沁县自然资源和林业草原局洋玉林场管护员 曲桑:对于山体有滑坡的迹象我们要加大巡查的力度,有异常情况要及时上报处理。
今年以来,玛沁县先后实施了阿尼玛卿山脉水源涵养草原生态保护修复、鼠害治理等一系列生态修复项目,累计投资4.68亿元,生态保护成效显著。
果洛州玛沁县自然资源和林业草原局局长 李鹏年:累计修复面积达107万亩、国土绿化面积16.02万亩、沙化治理16.33万亩、鼠害治理117.5万亩,草地植被覆盖度达68.5%。
截至目前,果洛州累计投资35.3亿元实施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生态修复治理、重度退化草原治理等重点生态工程,全州治理黑土滩(坡)及退化草地改良490万亩,全州湿地面积增加104平方公里,1万多名牧民放下牧鞭、吃上生态饭,转变为生态的守护人。
果洛州林业和草原局局长 才让尼玛:我们果洛坚决扛牢“国之大者”政治责任,持续深入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以林草长制为牵引,重点推进国土绿化示范、生态保护修复等重点工作任务,严格实施国家公园示范省果洛建设巩固提升行动,在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征程中展现果洛担当,作出果洛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