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发挥中小型企业优势 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
日前,青海省第二批创新型中小企业认定名单发布,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的35户企业被认定为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占全省的39%,连续两年认定数量居全省首位。
走进青海青玻实业有限公司,工人正赶制订单。今年,公司改进生产设备,缩短拱形玻璃产品半径,满足更多电梯设备、办公大楼旋转门的需求。
青海青玻实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主任 奎生龙:弧度变小以后,它根据玻璃的厚度,会产生一些破损,经过我们两年到三年的研究,慢慢地一点一点调试后,自爆这一块就可以把它(规避)掉了。
作为新认定的青海省第二批创新型中小企业,青海青玻实业有限公司不断适应市场变化和需求,坚持产品结构创新、经营模式创新“两手抓”,特别是在产品结构创新方面,更加专注老旧小区改造中玻璃的“绿色”需求。
青海青玻实业有限公司负责人 王险峰:我们现在在小区改造和升级方面,做成了LOW-E中空(玻璃),三玻两腔,或者四玻三腔,中间充氩气、双银的产品。
今年,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川工业园区11户企业成功获评“青海省创新型中小企业”。至此,园区累计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18户,“专精特新”中小企业8户,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户,园区创新型企业培育工作取得新成效。
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川工业园区经济和科技发展局副局长 许研:为推动企业创新发展,园区加强创新主体培育,完善联点帮扶工作机制,聚焦企业难点堵点,持续健全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体系,针对“研发增产、成果破茧、企业登高”三大任务,真正做到“一对一”“店小二”式服务。
近年来,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始终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引领园区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立足“3+3”产业布局,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为重点,建立健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库,持续优化企业服务体系,不断提升各类主体创新能力。
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局副局长 洪荣昌:目前,区内锂电、光伏产业中的龙头企业核心设备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自动化、信息化程度高,设备互联互通率超80%。先后建成弗迪电池、时代新能源、亚洲硅业、中复神鹰等一批具有示范带动效应的智慧工厂、数字车间、无人生产线。
与此同时,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金诃藏药被认定为全国藏医药行业首家通过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企业,青海高景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工厂及产品全生命周期数字化供应能力”获评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示范项目。
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局副局长 洪荣昌:大力构建以开放融合的创新产业、协同互动的创新主体、赋能专业的创新平台、多元集聚的创新要素为主的创新生态体系,以高水平的科技创新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