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智汇三江源·助力新青海”人才项目洽谈会】青海:聚才引智添活力 海纳百川求英才
“两弹一星”精神研讨会、绿色算力人才发展论坛、2024年“京青专家服务活动”、人才项目洽谈会……日前,来自全国各地的32名“两院”院士和300多名高层次人才齐聚高原,共同回顾光辉历程、传承红色基因,汇聚智慧力量、助力青海发展,一起为推动青海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7月10号上午,传承“两弹一星”精神中国青年英才论坛和第五届“智汇三江源·助力新青海”人才项目洽谈会在西宁开幕。青海连续4年举办传承“两弹一星”精神青年英才论坛和“智汇三江源·助力新青海”人才项目洽谈会,签约项目1900余项,引进专家人才5000余名……过往的引才成效成为本届人才项目洽谈会最好的注脚。
温州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党委副书记 宋羽雅:是我们“两弹一星”“自力更生”这样一个精神的体现。党的二十大也提出了国家发展目标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人才就是这个过程中的第一资源,我们青海举行这么大型的一个青年英才的论坛会,相当于为我们人才的集聚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平台。
凝思集智绘新篇,当下的青海,以产业“四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产业链条及技术成果积累,为以绿色算力为引领的新质生产力提供了实践路径,也为绿算人才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在绿色算力人才发展论坛上,多位院士专家围绕主题进行访谈交流,为青海绿色算力产业发展和人才培养提出真知灼见。
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首席大模型专家 郭瑞峰:青海发展绿色算力的优势在于其丰富的清洁能源资源,特别是水电和风能,这为绿色算力提供了充足的电力支持和较低的能源成本。青海发展绿色算力面临的挑战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电力并网之后清洁能源成本依然较高;另一方面,清洁能源的不稳定性和间歇性可能导致在电力供应不足时需依赖成本更高的传统能源。
2天时间,600个项目成功对接,19批152个项目集中签约,涉及绿色算力、农牧业、材料制造、交通运输、能源资源、生态环境、文化旅游、社会事业与公共安全、生物医药与卫生健康等9个领域。
天津市农科院研究员 杨小玲:气候冷凉,育出来的苗比较优质,我们就想在这育苗,育苗以后把这些苗用在东部地区,形成一个东西部长久的协作方式。
温州医科大学药学院副院长 丛维涛:将聚集人才共同致力于相关紫外诱导以及缺氧诱导、高海拔诱导的皮肤疾病以及代谢疾病的相关领域的基础研究。
今天的青海比历史上任何时期更需要人才、更能成就人才。放眼当下,青海生态答卷成就满满,产业“四地”建设成果丰硕;展望未来,青海将以“两弹一星”精神引领带动智力合作,促进更多成果落地青海,带动更多人才加盟青海,为推动青海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东莞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 主任医师 李俊岭:这是一个需要长期投入的工作,但是我们博士团到目前为止已经有24批了,相信以后各个批次的博士团成员都会在这一方面继续努力,完成我们援青的任务。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一级首席专家 高级工程师 王佟:进一步将人才资源积极地投入到青海省的建设发展和生态环境治理保护中,在能源勘查、在生态环境治理,在资源保护这些方面,发挥我们的技术优势,作出我们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