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嘱托 实干笃行】青海:聚焦农牧民增收 乡村振兴见实效
近年来,青海按照“一书一单一盘棋”要求,重点围绕农牧民增收致富,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上台阶、乡村振兴见实效。
在海东市互助县台子乡哇麻村龙头山景区,驻村第一书记田宸玮正和大家一起讨论今年景区的发展方向。
海东市互助县台子乡哇麻村驻村第一书记 田宸玮:我们哇麻村有比较好的生态资源优势,班彦村还有双树村有比较好的红色教育资源优势,所以说我们将各自的优势发挥好,取长补短,所以说我们今年的乡村旅游是重点打造两条红色旅游路线。
2019年,哇麻村谋划开发龙头山景区,2023年,为进一步加强景区的科学化、规范化运营管理,提升服务质量,哇麻村与省国投旅游公司展开合作,健全旅游产业联农带农机制,为全村159户常住农户办理景区分红持股证,共享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成果。
海东市互助县台子乡哇麻村村民 宋长青:在家门口这个工作对我来说很稳定,一个月有2500块钱的收入,也能顾上自己的农活,我有信心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干好,也希望我们景区能越来越好。
海东市互助县台子乡哇麻村驻村第一书记 田宸玮:继续大力推动哇麻村龙头山景区文化旅游发展的同时,着力推动乡村产业多元化、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塑造“望得见山川 看得见田地 记得住乡愁”的魅力乡村。
这边乡村旅游有声有色,那边畜牧产业转型再谋出路。在黄南州同仁市瓜什则乡力吉村若若牦牛扩繁场里,一只只牦牛悠闲散步。近年来,黄南州将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先行示范州建设作为首要任务和头等大事,打出“组合拳”,稳住“基本盘”,加大牲畜品种改良力度,促进畜牧业提质增效,形成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与生产生活生态相协调的农牧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黄南州同仁市瓜什则乡力吉村驻村干部 闹日尖措:通过合作社提供培训、技术支持以及市场对接等服务,帮助牧民实现从传统养殖方式向有机养殖方式的转变,这种合作模式不仅提高了农民的收入,也保证了产品的销售和市场需求的稳定。
黄南州同仁市瓜什则乡力吉村党支部书记 索南多吉:通过“党支部+基地+专业合作社”,带领群众转观念、兴产业、促发展,扩大牦牛养殖规模,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大家的积极性非常高。
聚焦群众稳定增收,着力落实增收举措;聚焦帮扶产业发展,落实好联农带农机制。截至今年6月10号,全省脱贫人口(含监测对象)务工规模达到20.54万人,完成国定目标任务的114.7%,省定目标任务的102.6%。以充分带动农牧民创业就业为导向,我省认定第一批92名省级乡村工匠和乡村工匠名师,辐射带动4075名农牧民创业就业,其中脱贫人口874人,全省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上台阶、乡村振兴见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