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嘱托 实干笃行】青海:凝心聚力推动文旅高质量发展
地处山宗水源的大美青海,文旅资源富集,发展生态旅游得天独厚。青海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效集聚资源要素,聚焦创建青海湖国家公园和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青海湖示范区建设,围绕加快构建“一芯一环多带”生态旅游发展格局,主动适应旅游消费的新需求,持续增强旅游的新供给,不断推动文旅产业提质增效,努力开创出青海旅游产业发展新局面。
初夏时节,走进海东市互助北龙山国家公园浪士当景区,一场“神韵北龙山”盛夏森林音乐会吸引来了不少的游客前来打卡体验。作为我省“一芯一环多带”生态旅游布局重要节点,近年来,互助北龙山景区持续推进景区提档升级,不断丰富文旅产品和服务供给,以春可踏青、夏可避暑、秋可赏叶、冬可观雪的理念发展全季、全域、全时旅游。
甘肃游客 阿香:音乐节搞得确实很有文化氛围,挺好的。真正是大美青海,我们也很高兴很开心。
今年是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提质提升年”,全省文旅系统加快提升旅游景区建设和管理及服务水平,聚焦“吃住行游购娱医”全要素难点堵点问题,整合优化商业业态,加快智慧景区建设,持续开展“环境大整治、服务大提升”专项行动,逐步构建起高品质、多样化的生态旅游产品体系,以全新的姿态、崭新的面貌,实现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海东市互助县北山景区管理委员会工作人员 张静:不断完善景区规划,落实景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探索发展林下产业,主动融入“西部大环线”建设,努力打造全省森林康养、最美秋景观赏目的地,不断擦亮“彩虹故乡——秀美北龙山”金字招牌,助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
在大力发展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为抓手的文旅产业的同时,青海还以文旅消费点燃了经济发展的“主引擎”。走进西宁市城东区下南关街,目不暇接的各色小吃摊把街道摆得满满当当,3月以来,充满“烟火”气息的下南关街网络热度持续提升,吸引着大量市民游客观光消费,不仅为老街注入新的活力及动力,还成为城市新地标和消费集聚区。
西宁市下南关街商户 马鸿宗:下南关火了之后,对我们商户来说是有特别大的帮助。现在商铺商户全都规范起来了,我作为商户,(希望)这个市场做得越来越好,打造越来越好。
经过持续努力,西宁市以“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中心城市”为目标,加快推进西宁集散中心建设。下南关美食街、豹街·西海路美食街、唐道·637等一批有影响力的文旅商贸特色街区火爆出圈,美食、演艺、民俗、互动娱乐、沉浸式歌舞剧等活动花样翻新,亮点迭出,进一步丰富了旅游产品供给,优化消费体验。
西宁市城东区中、下南关市场综合管理办公室负责人 赵得辉:现阶段,下南关街每日接待游客约2000余人次,下一步,我们将抓紧实施灯饰亮化、店招牌匾更新、设立牌坊、新建文化墙、打卡点、美食地图等各类分项项目,提升市场管理及服务品质,制作业态品类表,积极动员摊户单一业态转型工作,为开展夜市入驻工作做好准备,促进下南关街持续释放经济活力。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文旅融合,赋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青海发展文旅产业和生态旅游的思路越来越清晰。聚焦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重大要求,聚焦创建青海湖生态旅游示范区的破题之举,青海围绕构建“一芯一环多带”生态旅游发展新格局,赋予“大美青海”更深、更广、更多的文化内涵,以高水平的生态保护和高效的资源利用,以进一步完善的产业配套设施,不断推动全省文旅行业高质量发展。
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 耿斌:旅游业是推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也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同时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与规划。通过不断加大对旅游项目的投入和支持、宣传与推介,力求在旅游资源开发、旅游服务品质提升、旅游文化内涵挖掘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