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青海】海晏:深化拓展“六小”工作法 交好基层社会治理答卷
近年来,海北州海晏县积极推进“枫桥经验”实践化发展,调动广大党员群众积极参与社会治理,深化拓展农牧区矛盾纠纷化解“六小”工作法,全面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为提高辖区党员、群众参与村(社区)事务的广度和深度,海晏县三角城镇全面推行党员“1+N”积分制,实现党员群众从“一旁看”转向“一起干”,逐步形成了各项工作“党组织推动、党员带动、党群互动”的良好氛围。
海北州海晏县三角城镇黄草掌村村民 张生军:村里开展的积分兑换活动评比中,我排第二名,用积分券在超市兑换了高压锅、洗衣液,有了积分奖励,自己参与村里面的活动更有劲儿了,今年要争取获得更多的积分。
海北州海晏县三角城镇三角城社区党员 李领兄:我身为党员,包联15 户居民群众,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到社区力所能及的好人好事、辖区巡逻、文艺表演等志愿服务,不仅丰富了自己的业余生活,同时还可以通过得到积分兑换物品。现在大家参加社区活动的积极性越来越高了,也拉近了党员与群众的联系。
随着网格化管理的不断推进,海晏县金滩乡按村划分为9个大网格,按社划分为28个小网格,网格员在全乡微网格开展巡查工作,实现民情在网格中掌握,服务在网格中开展,问题在网格中解决,矛盾在网格中化解。
海北州海晏县金滩乡党委书记 姚文强:对排查发现的矛盾纠纷坚持做到“一日一碰头、一事一化解”,以全面建设“五美”乡村为目标,以满足农牧民群众美好生活需求为引领,扎实推进现代化新农村建设。
聚焦就业、教育、康养等民生领域,海晏县持续深化“1+10”联系基层服务群众工作要求和“五联”包抓机制,引导全县2600余名党员认真落实“民呼我为”“接诉即办”机制,组织干部职工持续开展“双报到”“认领微心愿”等活动,力所能及满足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生产生活需求。
海北州海晏县副县长 王凯庆:海晏县将继续推行“六小”工作法,从破解治理难题着手,将乡村治理与居民群众紧密联系起来,真正把治理效能转化为群众的幸福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