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面对面】青海启动保障性住房“体检、养老、保险”三项制度试点工作
今年以来,省住建厅鼓励各地在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等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开展房屋“体检、养老、保险”三项制度试点工作,让群众住上更好的房子,让城市生活更有温度。
位于西宁市城中区大同街的建融家园是省内首个在中心城区实施的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自去年交付使用以后,公寓“一张床、一间房、一套房”的多层次租赁住房模式给新市民和青年人带来良好的家居生活体验,也解决了他们阶段性的住房难题。
西宁市城中区大同街建融家园租户 马先生:入住后到现在差不多六个月了,配套设施都挺完整的,我最喜欢的就是这里,如果没课的话,我会在这里待一天,听会儿歌,看会书。
西宁市城中区城乡建设局住房保障和物业管理科工作人员 陈温:大同街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总共是两栋楼,共涉及108套住房。通过对两栋楼的楼本体、内外的改造装修,打造一个舒适便利、配套设施齐全的青年公寓保障性租赁住房,从而缓解新市民阶段性的住房困难,也给周边带来经济的带动作用。
从安家到安心,从安居到宜居,住房安全问题是大家关心关注的热点。针对很多老旧小区改造后“无人管、没钱修”、“物业引进难度大”的突出矛盾,城中区城乡建设部门积极探索“保险”新模式,有效加强住房全生命周期治理运营环节弱项,巩固老旧小区改造成果。
西宁市城中区城乡建设局建设项目管理办公室主任 方富山:对饮马街片区的4个小区优先在全市推广老旧小区改造后的保险制度,有效解决了从房屋的前期改造到后期管理、运营方面的突出问题。
探索建立房屋体检、养老、保险“三项制度”是回应群众呼声,解决城镇房屋安全突出问题、补齐既有房屋安全治理体系短板的基础性制度安排。省住建厅探索“基层党建搭台、物业服务登台、群众主体唱戏、三项制度试行”工作新模式,建立健全住房安全长效治理机制,推进住房全生命周期治理,确保群众住房安全。
青海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 马庆林:下一步,省住建厅将以确保房屋安全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扎实推进房屋体检、养老、保险“三项制度”试点,不断拓宽“三项制度”的融资渠道,不断丰富“三项制度”的内涵,不断提升“三项制度”工作水平,打造“好房子”样板,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