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抓机遇促发展·青海在行动】西宁南川工业园:停产六年企业焕发新生机
五月下旬,停产近六年的青海绒业集团生产车间内机器轰鸣,在西宁南川工业园区管委会的大力帮扶下,企业从“山穷水尽”走向“柳暗花明”。
在位于西宁南川工业园区藏毯产业园1号厂房的青海云泰绒业有限公司分梳车间里,一百台分梳机正在有序运转,经过上料、开松,再进行三到五次分梳,每天能生产近一吨纯羊绒,这些生产设备从青海绒业集团搬迁过来以租赁的形式实现再生产。
青海绒业集团曾是我省绒纺行业的龙头企业。1995年成立以来,累计完成产值10亿元,上缴税金3000余万元。六年前,企业因市场、债务等问题停产。西宁南川工业园积极帮扶企业开展债务化解、企业重整、资产盘活等工作,引进战略投资人青海云泰绒业有限公司对青海绒业进行产业重整。
西宁南川工业园区债务风险化解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 杨青:原青海绒业公司的土地厂房都是一种抵押状态,这样一来,它就需要一个新的场地,由园区管委会直属公司兴川公司给它腾挪出来13000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不管是从车间的腾挪,还是水电气的配套这方面,到目前为止,青海云泰作为产业重组的牵头方,已经将设备搬迁完毕、安装调试,现在正式恢复生产。
青海拥有丰富的天然草场,盛产特有的“西宁大白毛”藏系绵羊毛。2022年,《青海省促进藏毯绒纺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出台,进一步促进全省藏毯绒纺产业转型升级,推动藏毯绒纺产业高质量发展。在各项政策支持下,青海云泰绒业有限公司通过技改升级,用电量大幅降低,生产效率持续提升。
青海云泰绒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韩浩:在南川管委会的大力扶持下,我们重组,然后把这个盘活起来了。绒纺行业是咱们当地的特色产业,我们当地有牦牛绒、山羊绒、绵羊绒。绒分梳出来以后呢,园区其它企业有需求也可以供应。
下一步,园区还将针对停工停产、资产闲置等生产经营陷入困境的困难企业,按照“有诉必应马上办”的工作机制,有效盘活存量,因企制宜破解难题,让企业焕发新生机、增创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