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青海网络广播电视台!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青海:加强科技支撑 让农业生产内力十足

来源:长云网作者:编辑:张璐发布时间:2024-06-02 查看数0

“乡村振兴关键在于产业振兴,产业振兴关键在于选准产业类型”。如何因地制宜结合本地主导产业选择潜力较大的产业类型?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黄河岸边的海东市化隆县,看看“科技之力”如何在产业振兴中起到“催化剂”作用,助力乡村振兴发挥其内生新质生产力。

病虫害该怎么防?一株上能结多少个辣椒?数过没?我们这个品种比你们现在种的品种要好……

打孔放苗、拔节开花……眼下正是辣椒移栽时节,在海东市化隆县牙什尕镇下多巴二村田间,省科技厅驻村干部和青海省“三区人才”科技特派员正在为农户进行制干辣椒栽培技术指导。邻村的郭玉忠就是来田间听课的学生。

海东市化隆县牙什尕镇黄河沿村村民 郭玉忠:我们去年种了80多亩玉米,玉米种了之后,一亩地产量达到1800斤到2000斤,收入有所提高。今年我们是辣子的项目,种了产量上去之后,积极性高了,收入也提高了。

2022年,省科技厅成为化隆县牙什尕镇下多巴二村的乡村振兴帮扶单位。几年来,村里依托科技帮扶项目进行科学种植、科学栽培,去年引进示范高产型的粮饲兼用玉米,今年又开始了制干辣椒栽培,农户们切实感受到了专家下田带来的好处。

海东市化隆县牙什尕镇下多巴二村驻村工作队队员 黄蓬:2023年玉米项目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玉米种子和肥料都是免费提供给村民的,收成全是农民自己的,得到了群众的广泛认可和支持。2024年五月制干辣椒项目实施。

条条阡陌、人影攒动、身形忙碌。一条条白色地膜如丝如带,铺展田间。采访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去年农户种玉米收成还不错,那今年为什么要改种制干辣椒呢?

海东市化隆县牙什尕镇副镇长 马丽雅:因为是根据自己土地的情况以及群众的意愿,以此来推动群众“统种共富”工作,并且融合“拉面经济”,让群众增加收入。

化隆县地处黄河谷地,近年来,大量当地人外出开起拉面馆。目前,在全国280多个城市经营拉面馆1.7万余家,从业人员超过11万人,“拉面经济”已经成为当地主导产业和乡村振兴的主要经济支撑。但是一直以来,化隆拉面的经济辐射并未带动本地农业产业发展,其中所缺乏的正是当地“特色农产品元素”。

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研究员 邵登魁:以科技带动乡村振兴,也是要结合本地的主导产业,我们化隆县农户的主导产业是拉面经济,所以我们从这个角度考虑,对拉面的几点要素,你比如说它的面粉,它的牛骨,还有它的调料里面的花椒、辣椒以及蒜苗、白萝卜等这些要素的构成中,种植辣椒是最适合注入化隆元素的调料元素。

以科技带动乡村振兴,让主导产业与农民增收有效衔接。2023年,在省科技厅的安排与扶持下,青海省“三区人才”科技特派员化隆县001号工作站的服务范围辐射到了下多巴二村,引进示范高产型的粮饲兼用玉米,为适度规模化的家庭牛羊养殖提供优质精料和饲草,从而为拉面经济提供安全稳定的骨汤和肉品食材原料。其次是从拉面的佐料入手,利用黄河河谷湿暖富硒的种质条件,推动发展制干辣椒和花椒等种植业,为拉面注入化隆元素,为拉面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力,为化隆拉面品牌建设提供持续的科技支撑。

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研究员 邵登魁:为了增强老百姓的积极性和信心,我们从标准化育苗一直到中间的栽培管理,到后面的采收储用和干椒的加工销售,给他们提供了全程的技术指导,形成了一条龙的服务模式。目的是让科技扶持农业产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