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州县传真】平安:无人机“飞播”种植 科技耕种效率高
无人机“飞播”种植是一种不受地形限制,不用育秧、移植,直接将种子和农药精量播种于田间的栽培方式。在海东市平安区,无人机“飞播”技术得到大力推广。
眼下正是春播春种的关键期,在海东市平安区洪水泉乡洪水泉村的田垄上空,一架无人机正在忙碌。群众们正在和无人机技术人员学习简单的操作技巧。
村民周成英一边问一边学,今年他想把自家的耕地全部进行无人机飞播。
海东市平安区洪水泉乡洪水泉村村民 周成英:无人机飞播既省时又省工,降低了农民负担,产量很高。
周成英所在的洪水泉乡地形复杂、农田面积大,每年耕种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当地积极探索并成功实践无人机“飞播”种植新模式。
西宁市大通县丰农粮油营销专业合作社 负责人 李福远:无人机代替了人工的劳动力,我们生产的过程中花钱少,效益高,一架无人机一天喷农药达到200亩到300亩,用人工的话就是二三十亩。
当地还通过技术培训、农机服务等措施,让农业生产更方便、更高效、更安全。并以“撂荒地”“懒人田”整治为契机,通过“党支部+合作社”的模式,多方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让农户们种粮的底气越来越足。
海东市平安区洪水泉乡洪水泉村党支部书记 马富山:合作社将有流转意向农户的农田进行流转,进行规模化、集约化的种植,实现了支部引领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良好局面,为乡村振兴融入了新动能。